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3.59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遮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沒有顧忌,有什麼說什麼。如:「小孩子講話往往無遮攔,別見怪!」也作「沒遮攔」。
目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驚或受窘以致神情痴呆的樣子。《三國演義》第八七回:「褒目瞪呆,不能回答。」《紅樓夢》第三三回:「寶玉聽了這話,不覺轟去魂魄,目瞪呆。」也作「目定呆」、「目睜呆」。
皆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的嘴,都如記載功德的石碑。比喻人人稱讚、頌揚。《老殘遊記》第三回:「老殘道:『宮保的政聲,有皆碑,那是沒有得說的了。』」
寧為雞,不為牛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雞的,小而潔;牛後,牛的肛門,大而不淨。寧為雞,不為牛後,比喻寧願在小場面中作主,不願在大場面聽人支配。如:「幾經思量,他決定寧為雞,不為牛後,留在原單位,不調動。」
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懇切真摯的態度,竭力勸告他人。《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這等人若不得個賢父兄、良師友苦婆心的成全他,喚醒他,可惜那至性奇才,終歸名隳身敗。」
是心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嘴上說的和心裡想的不一致。《抱朴子.內篇.黃白》:「是而心非者,雖寸斷支解,而道猶不出也。」宋.司馬光〈劉道原十國紀年序〉:「高論之士,始異而終附之,面譽而背毀之,是而心非之者,比肩是也。」
不擇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隨便,言詞未經考慮即脫而出。《北史.卷一五.魏諸宗室傳.高涼王孤傳》:「子華撫集豪右,委之管籥,眾皆感悅,境內帖然。而性甚褊急。當其急也,不擇言,手自捶擊。」也作「無擇言」。
莫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有眾也難以辯解。比喻冤屈無法申訴辯白。如:「人證、物證俱在,使得他百莫辯。」《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九回:「牛性此時百莫辯,生在那裡目定呆。」
讚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不停的稱讚。如:「客人對媽媽的烹飪技術讚不絕。」
結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舌,舌頭打結。張結舌形容恐懼慌張,或理屈說不出話的樣子。《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公子被他問的張結舌,面紅過耳,坐在那裡,只管發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