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途、途徑。如:「道路」、「街道」、「河道」、「鐵道」、「快車道」。
說、談,或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賀」、「道歉」、「能言善道」。
事理。如:「道理」。
真理。如:「朝聞道,夕死可矣。」
方法。如:「門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技藝。如:「烹調雖只是小道,可是沒有三五年的工夫,卻也很難出人頭地。」
中國先秦時期的思想派別。如:道家。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由東漢張陵創立的宗教。如:道教。尊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為教祖,相傳可用符咒為人治病。
道士的簡稱。如:「貧道」、「老道」。
量詞:A>用於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一道閃電」、「三道黃線」。B>用於計算有出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C>用於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D>用於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E>用於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過去的、舊的。如:「古人」、「古事」。元.馬致遠〈天淨沙.枯藤老樹昏鴉〉曲:「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出類拔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有盛於孔子也。」 〔注解〕 (1) 有若:人名。字子有,春秋時魯國人,生卒年不詳。為孔子弟子,好古道,面貌極似孔子,孔子卒後,弟子思慕孔子,乃共立有若為師,侍之如夫子生時。或稱為「有子」。 (2) 麒麟:一種傳說中罕見的神獸。形似鹿,但體積較大;具牛尾、馬蹄,頭上有獨角。背上有五彩毛紋,腹部有黃色毛。 (3) 鳳凰: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者稱為「鳳」,雌者稱為「凰」,為象徵祥瑞的鳥。 (4) 泰山:山名。起於山東省膠州灣西南,橫亙省境中部,盡於運河東岸。主峰在泰安縣北,為五嶽中的東嶽。 (5) 丘垤:小土堆。垤,音ㄉ|ㄝˊ。 (6) 潦:音ㄌㄠˇ,路上之流水也。 (7) 萃:聚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他、他們。用於第三人稱。如:「聽其自然」、「任其自生自滅」。《孟子.萬章上》:「親之,欲其貴也。」唐.韓愈〈師說〉:「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邋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拖著腳步走路。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眼見得路迢遙、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風瘦馬。」或讀為ㄌㄚ .ㄊㄚ lā ta。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一句話說出口,就是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上。比喻話已說出口,難再收回。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豈有番悔之理?」《醒世恆言.卷五.大樹坡義虎送親》:「自古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他既有言在前,如今怪不得我了。」
背道而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元2>以來,斯道寖3>衰,鮮能行者。自貞元4>以來,斯道寖微,鮮能知者。豈惟不知乎?不行乎?又將背古道而馳者也。何也?古者宰相以危言危行、扶危持顛為心;今則敏行遜言、全身遠害而已矣。古者宰相以接士為務,今則不接賓客而已矣。古者宰相以開閤為名,今則鎖其第門而已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 (2) 開元:唐朝玄宗的年號(西元713∼741)。 (3) 寖:音ㄐ|ㄣˋ,通「浸」,漸漸。 (4) 貞元:唐朝德宗的年號(西元785∼805)。〔參考資料〕 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據《柳宗元集.卷二一》引)唐興以來,稱是選而不怍者,梓潼陳拾遺。其後燕文貞...
花團錦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這裡「花團錦簇」是形容人的衣飾華美之外,亦可用來形容文章的辭藻華麗,如:《儒林外史》第三回:「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團錦簇一般。」
物以類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性質相近的東西常聚集在一起。語本《易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後多比喻壞人互相勾結。《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自古道:『物以類聚』。過遷性喜游蕩,就有一班浮浪子弟引誘打合。」
寥若晨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稀少得像早晨的星星。形容數量稀少。如:「當今之世,古道熱腸的人,已經寥若晨星了。」《冷眼觀》第一○回:「須臾,各人所叫的堂差已如鳥獸散去,房裡依然剩我們四五個人,寥若晨星,倒覺耳目為之一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