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03.1244 ms
共 2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制約增強-代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論依據為Wolfe的猩猩實驗,其內容為先給猩猩撲克籌碼,以籌碼來換取葡萄,猩猩很快學會要收集能家換葡萄的籌碼。藉籌碼做為強化物,令其學習複雜的位置和色彩辨別等行為。代幣是種次級增強物,其價值不在它的本身,而在於能用它來換取葡萄,因而產生了一種「代酬」作用。綜觀Wolfe的猩猩實驗其歷程可分下列三階段:1. 約定獲取代幣的行為目標實施代幣制的首要工作,就是先跟子女或學生約定獲取代幣的行為規範,以確立目標行為,使學童可藉代幣之增強力量而逐漸建立師長、...
|
自我增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增強是指個人依照自訂的標準來評鑑自己的行為,並根據評鑑的結果在心理上施予自己獎勵或懲罰。換言之,這種獎勵或懲罰都是自己給予的,並非別人所施予的。在班杜拉(Aldert Bandura)的觀察學習理論中,兒童對楷模進行模仿前,會根據楷模的行為替自己訂立一個標準,並依此標準來評鑑、修正自己的行為。如果兒童覺得自己的行為符合標準,則心理上就有滿足感,並因而增強了他所模仿的行為。這種心理現象,可稱為自我增強。因此,主張社會學習論的學者有時會在人格測驗中,評量個人運用自我增強的情形。
|
固定時距增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定時距增強是指在操作制約學習時給予酬賞或增強物的一種方式。所謂操作制約學習是指個人的操作或反應成為一種獲得酬賞或增強物的手段。為了得到酬賞或避免處罰而學到反應。酬賞或增強物是指個人願意接受的一種刺激,而且此種刺激可使人在相同情境下增加反應。例如老鼠在施金納箱中,因獲得食物的增強,而學得壓桿的反應。
在學習的情境中,操作給予增強物的方式,有連續增強及間歇增強二種。前者是指每次反應可以得到增強物;而後者是給予增強物依二個方式來進行,一是依照時間或依照反應次數,另一則是依固定或有變化的方式給予增強物。在固定的方式下,若是依照時間來排定,就稱為固定時距增強。 固定時距... |
增強(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強(Reinforcement)的基本觀念是:一種刺激在一個行為後產生,且可以增強該行為的強度與產生的機率。行為為「R」(response),從R到增強物(reinforcer),會產生R的增強效果。增強Reinforcement在訓練動物表演時特別明顯;海豚游過來,跳一個大轉身,訓練師就馬上給予一條鯡魚。R為海豚跳躍,而reinforcer則為鯡魚。在人類的學習情境中,有多種的增強物reinforcers,包括:糖果、語言、讚美、金錢、獎品等皆是。 心理學家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79)在1911年的實驗,提供了代表性的增強實例,此實驗並且奠定了「...
Thorndike, E. L. (1911), Anim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Macmillan.
Skinner, B. F. (1938), 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 |
類化增強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學者論述3 結論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類化增強物是一的次級增強物,與一個以上的原級增強物配對。錢是一種次級增強物,因為它最後都能與任何的原級獎賞聯結。類化增強物的主要優點,就是它並不依賴某一特定的剝奪情況,以...
|
次級增強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次級制約作用當中,原先的制約刺激(如燈光)被當成非制約刺激來使用。此時因為制約作用使得該非制約刺激(燈光)也具備了增強物的性質,所以它也稱為次級增強物(參見「次級增強」)。
|
增強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強策略(Positive reinforcement)目錄1 使用原則2 有效的讚賞行為3 批評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使用原則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常會利用鼓勵的方式,來激勵孩童學習,或者專心聽講等等學習行為,但在使用增強策略時,也應適度使用,且應避免不當的增強策略而引發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增強策略時,...
|
正增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強作用(reinforcement)是指任何一個事件發生後,在下一次再出現時,使再引發某個反應的機率增加(希爾嘉(E.R. Hilgard, 1975),稱為增強作用。分為正增強與負增強(參見「負增強」、「負增強物」)。正增強是指在表現所期望的反應之後,感到興奮、愉快或滿足;因此加強再表現該反應的可能性。例如:飢餓的白鼠壓槓桿而得到食物,此種增強作用是正的。食物、水或探索機會,對白鼠而言,都會增加壓桿的操作行為,因此稱之為正增強物(positive reinforcer)。
飢餓對白鼠而言是不愉快的刺激,白鼠因壓槓桿而獲得食物丸,食物丸強化壓槓桿的行為,食物丸可視為正增強物... |
正增強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增強作用中,如果個人在某種反應後所獲得的刺激物能強化該種反應,則此刺激物就稱為止增強物。例如飢餓時,食物能滿足飢餓的需要,如果表現適當行為,而得到食物,則能夠增強該行為,而食物就是正增強物。食物成為對某種反應的獎勵,該反應也越被強化而增加,食物與反應的關係是正向的。因此,食物為止增強刺激或正增強物。通常,除食物外,水、金錢、代幣等均為正增強物。
|
負增強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負增強作用中,個體行為反應時或行為反應後,因為令個體嫌惡的事物或刺激被移走,該行為反應乃獲得增強。此被移走的嫌惡的事物或刺激稱為負增強物。例如電擊中的白鼠因按鈕而停止電擊,按鈕的反應獲得增強,此時的電擊便是負增強物。又如,學業成績失敗有留級威脅的學生,因努力用功而提高學業成績。努力用功為預期的行為反應,而學業成績失敗的留級威脅便是負增強物。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