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8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害怕處罰,老師在實施處罰之前,黑臉伴隨出現,因而學生見老師黑臉也會害怕。操作性制約操作性制約是反應增強的作用,是後果愉快、滿足需求,而使反應頻率增加,行為較主動的原因是「增強物」的介入。如:自動販賣機的操作,投幣立即得到飲料的滿足;打電腦的立即回饋,正確答案出現後的增強。開會的出席費高,或辦活動的供應物品多,都會造成參加者人山人海,甚至經費不夠的結果。給餐廳服務生較多小費,...
代幣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代幣制度1.1 代幣制度中的供需法則1.2 代幣制度的運用1.3 中英文關鍵字1.4 參考資料 代幣制度  代幣制度採操作制約原理,以個體自發性的活動配合代幣做外在增強的控制,促使個體在進步過程中以正當行為取代不正當行為。代幣制起源於對精神病患者的制約,代幣法係以具有交換價值的象徵物代替金錢或其他許可證明(如機構幾張交換券可憑之領取食物),做為患者自發性適當行為(如按時起床收拾床舖)出現時的正強化物,藉由後效強化原理,從而達到矯正不良習慣的目的。顯然,行為矯正之用於心理治療,其根據的乃是操作制約作用的學習原理,在...
全語文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色,以不同的聲音朗讀故事。教師可以藉著朗讀活動,培養兒童傾聽、專注的能力;讀故事給兒童聽,可以同時增強兒童口語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寫日記:教師應鼓勵兒童用任何記號或自己發明的拼字來寫日記或班級日誌。兒童將發生在自己身旁周遭的事情紀錄下來,可以由老師批閱、答覆,是很好的互動交流管道,老師提供一個適合書寫的情境,讓孩子盡情發抒與分享,兼具「作者」與「讀者」身分,在分享中孩子的書寫能力會越來越進步。默讀:全語文教室提供大量書籍供兒童閱讀,兒童可以獨自閱讀自己挑選的書籍,這些書籍可能是兒童自己帶來的,或是從圖書館借來的,也...
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的行為改變。最普及的定義中,有一個是由學者所界定的;學習是行為潛力較具持久性的改變,此種改變係由於增強練習而獲得的結果。此一定義雖然普及,但尚未能被普遍接受。在批評有關金瓿爭論的定義之前,讓我們留心且更注意它。(註1) 學習原則第一、學習是「行為」改變的索引,換句話說,學習的結果必定會付諸於可觀察得到的行為。學習之後,學習者能做些學習發生前所不會做的事。第二、這種行為的改變,具有「較持久的特性」,也就是說它不是短暫或固定的。第三、行為的改變不必在學習經驗之後立即發生。雖然「可能」有不同的活動能力,但是這活動能力不會立即...
編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必要也可以分支。4.將教材中之細目分布均勻,使學生能完全精通所學內容,不可有所偏失。5.利用現有之增強呈現方式,選擇個體所作之有效反應加以增強,並藉著控制變項來促使個體做出更複雜、精密之反應。6.設法使先前學過之術語或事實,能間歇的出現在後來之戲目中,並加強複雜程度;換言之,讓學過之教材內容一直保持生動。 優點與限制1.優點:(1)補救班級教學的缺點。(2)提高學習效果。(3)減少學習挫折。(4)易於診斷學習困難。(5)改進教育品質。2.限制:(...
尊王攘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妻」等等合於封建觀念的宣言。但是,霸主對於參與會盟的小國,需索貢獻,徵調力役,目的無非加緊控制,以增強本身實力,顯然遠離封建精神。霸主以及一些強大的諸侯日益擴張,小國國力不斷減弱,甚至為大國併減。強凌弱,眾暴寡的現象,多少標示著封建體制的崩壞以是大局所趨,難以挽回了。 攘夷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是齊桓公,他得到管仲的輔佐,建立霸業,其中以「攘夷」最有意義。「夷」代表戎、狄、蠻、夷,泛指文化水準低淺,生活狀態落後的人們。他們散居在諸侯各國附近尚未開發的地區,對於封建各國都是嚴重威脅。夷狄之中,又以地處荊蠻的楚力量最強。楚人...
削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增強、鞏固、加強
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前後互有連貫的學習情境與教材,讓學生主動在學習情境或教材中做反應;當學生做出正確反應時,就可獲得正增強,繼續下一個情境的學習。2、行為改變技術。指當個體在某種情境下有不適當的行為或習慣,經操作制約作用中增強或是消弱的原理,使個體該不適當行為消失。3、代幣法。以具有交換價值的象徵物取代金錢或是其他許可證明,當個體出現自發性地出現適當行為時,給予該物作為正增強物。行為主義學派的...
全景敞視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不只源於國家軍事力量的轉變。亦即將整體人有事做國家資產的概念,促使國家開始致力於管理與教化人口,增強人口的資產價值,並考量人口的總體福利。
學習條件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的分析上,提出了九個學習的重要處理階段,即注意、期望、喚回至運作記憶、選擇知覺、語意性編碼、反應、增強、喚回和增強、以及喚回和類化。它們不但在執行的順序上有先後之分,而且各以不同的方式來促進不同種類的學習。以致於每個學習階段,分別都有一個相對應的教學事件來促進學習的產生。 教學上的應用蓋聶的學習條件論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累進學習的觀念,並提出了一個由簡單到複雜之教學設計參照架構,其中學習階層的概念已成為各學科領域課程發展的考慮要素。從學習條件論可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