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任勞任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宮,來負責清潔灑掃的工作,我就死而無恨。請求陛下可憐我,讓我留下這條小命。」元帝聽了深表同情,再三安慰石顯,又重重賞賜一萬萬的錢財給石顯。這兩個典源一用「任勞」,一用「任怨」,後來被合用成「任勞任怨」,形容人做事熱心負責,不辭勞苦,不怕嫌怨。
畫餅充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語意3 故事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 三國志˙卷二十二˙魏書˙盧毓傳》 語意 用來比喻用空想來作自我安慰,或者用來說明虛名是沒有實際用處的 故事 選拔官吏,一般是憑人推薦,而推薦者往往只推薦有名的人物,這些名人多數只重清談,不務實際,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滿意。在選拔中書郎時,魏明帝就下令說:"這次選拔,要由盧毓來推薦。選拔的人不要只看名聲。名聲就像在地上畫個餅一樣,其實是不能吃的啊!" 相似詞 望梅止渴 相反詞 腳踏實地 例句 做事要腳踏實地,提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不能畫餅充飢
移花接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栽植花木的方法,將花木的枝條接到別種花木上。後比喻暗中使用手段,更換人或事物以欺騙他人。《紅樓夢》第一○九回:「一則寶玉負愧欲安慰寶釵之心,二則寶釵恐寶玉思鬱成疾,不如假以詞色使得稍覺親近,以為移花接木之計。」
古典制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rd University Press. 參見 小亞伯特實驗 雷斯可拉-瓦那制約模型 發條橘子 反安慰劑效應 眨眼制約 操作制約 行為主義 習得性失助 安慰劑效應 味覺避棄 艾德溫•提姆厄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理看法,戴有色眼鏡跟自己過不去。因此,觀念的重建,轉移情緒,是化解之道。例如:失戀產生不安情緒,常安慰之「天涯何處無芳草」。又如:考試落榜,自責過甚而痛苦,則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安慰之。人們的情緒困擾,或人與人之間的誤解,也常起因於成見與偏見。例如列子書中記載一則寓言:某人遺失斧頭一把,懷疑鄰人之子所偷,因而見鄰人之子走路動作舉止,都覺得像小偷;日後,在井內尋回,再視鄰人之子行為態度,怎麼看都不像小偷。此乃不合理的成見與偏見使然。自我解惑法自...
後會有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後還有相見的時候。離別時多用此語以安慰對方。《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後會有期,將軍保重。」《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只是有一言奉勸,不要被富貴拴住了腿要緊!後會有期!」也作「後會可期」。
攙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扶著、挽著,指以手輕架對方胳膊。《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杜少卿叫兩個小廝攙扶著,做個十分有病的模樣。」《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這裡諸人好容易將賈母、王夫人安慰解勸,攙扶出園去了。」
慶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出乎意料的好成果,而感到值得安慰與慶賀。《後漢書.卷四十八.霍諝傳》:「竊獨踴躍,私自慶幸。」《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果然得見,慶幸不暇,還有甚麼見怪?」
正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滸傳.第六三回》王太守是個善懦之人,聽得說了這話,便稟梁中書道:「梁山泊這一夥,朝廷幾次尚且收捕他不得,何況我這里孤城小處。倘若這亡命之徒,引兵到來,朝廷救兵不迭,那時悔之晚矣!若論小官愚意,且姑存此二人性命。」……梁中書聽了道:「知府言之極當。」先喚押牢節級蔡福發放道:「這兩個賊徒,非同小可。你若是拘束得緊,誠恐喪命。若教你寬鬆,又怕他走了。你弟兄兩個,早早晚晚,可緊可慢,在意堅固管候發落,休得時刻怠慢。」蔡福聽了,心中暗喜。如此發放1>,正中2>下懷。領了鈞旨,自去牢中安慰他兩個,不在話下。 〔注解〕 (1) 發放:處分發落。 (2) 中:音ㄓㄨㄥˋ,符合。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中開元十三年(725年),詩人裴耀卿任濟州刺史,裴為河東人,與王維是同鄉,待王維不錯,使王維稍得安慰,但裴很快又赴宣州任職,使王維甚感惋惜。在裴耀卿離開濟州不久,王維也于開元十四年(726年)春天辭去司法參軍之職,離開濟州。據陳鐵民《王維年譜》,王維離開濟州後,在淇上住了二年,開元十七年(729年)赴長安,在長安又閒居了幾年。初到長安,他即開始從大薦福寺道光禪師學習頓教,結識了詩人孟浩然。孟浩然開元十六年(728年)赴長安應試,落第後滯留長安,第二年冬返回襄陽,王維作詩送別,詩云:“杜門不欲出,久與世情疏。以此為長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