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8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統一的、有組織的個體,個人的絕大多數慾望和衝動是相互關聯的。驅使人類的是若干始終不變的、遺傳的、本能的需要,這些需要不僅僅是生理的,還有心理的,他們是人類天性中固有的東西,文化不能扼殺它們,只能抑制它們。人類的需要是以層次的形式出現的,由低級的需要開始,逐級向上發展到高級層次的需要。 當一組需要得到滿足時,這組需要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基本需要的特性定義為:缺少它會引起疾病;有了它不會得病;恢復它可以冶癒疾病;在某種非常複雜的、自由選擇的情況下,喪失它的人更願意去尋求它,而不是尋求其他的滿足;在一個健康人身上,它一般是...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練技能和智慧。"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衝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占的情感位置。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 "這種統一性的感覺也是一種不斷增強的自信心,一種在過去的經歷中形成的內在持續性和同一感(一個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這種自我感覺與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很明顯這將為一個人的生涯增添絢麗的色彩"。...
佛洛依德(Freud)的人格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總離不開性的觀念,所以也被稱為性心理發展期(psychosexual stages),著重在追求本能滿足的歷程。在各發展階段中,身體上最易引起快感的部位不同,而佛洛依德就利用這些部位的名稱,來說明個體人格發展的歷程。 定義性心理發展又稱人格發展是佛洛德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概念,是心理學理論的核心概念,其本我中的基本需求,是靠身體上的部位獲得滿足的,這些部位稱為「性感區」。 人格發展五階段以下介紹佛洛依德性心理發展的各階段與子階段,以及未能順利度過此階段時,可能產生的人格特性。(1)口腔期(oral st...
皮亞傑(Jean_Piaget)認知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ensorimotor, 0-2歲)1歲時發展出物體恆存性的概念,以感覺動作發揮其基模的功能。由本能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前運算階段 (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2-7歲)已經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徵外在事物,不具保留概念,不具可逆性,以自我為中心,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性。具體運動階段 (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7-11歲)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解決問題,能使用具體物之操作來協助思考,能理解可逆性與守恆的道理。形式運算階段 (形式運思期,Formal Op...
符號互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是受到刺激後就立即有反應;人大多數的行動,都是經過思考後才表現出來,如:以出拳攻擊他人,並非純然由本能所驅使,而是經思考反應後攻擊,包含的可能有憤怒或恐懼的情緒因素存在。另一主要學者便是Ervin Goffman,高夫曼(Goffman)則認為人和人互動的過程有如在舞台上演戲,此即其著名的『劇場理論』,他認為人在互動的過程中,不斷釋出的訊息及符號,猶如演員在舞台上不停對另一演員釋放自身欲透露的訊息,此即前台,而不斷掩蓋己所不欲人知的訊息,也就是將訊息藏在身後的後台,不讓對方知道,而社會化程度越高的人,其控制訊息在前後台...
銘印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的同類,甚至有時會對人類表現出求偶的行為。海因羅特在此實驗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破殼而出的小鵝會本能地跟在母親後面。他忽然有了疑問,如果小鵝第一眼不是見到母親,而是其他生物會如何?於是,他試著帶來一隻狗、一隻貓等。他驚訝地發現,即使小鵝第一眼不是見到母親,哪怕是對牠有傷害性的動物,小鵝也會自動跟隨其後,而且很難再改變,也就是說小鵝承認第一,卻無視第二。 學習應用銘印是一種特殊的學習行為,對於特定刺激訊息的學習過程發生的次數很少,甚至僅需要發生一次,就會對動物個體產生終生的行為影響,而且銘印通常有階段性的因素,也就是說...
福祿貝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育要求的遊戲材料。1837年,年已55歲的福祿貝爾在凱爾豪附近的巴特布蘭肯堡創辦了一所「發展幼兒活動本能和自發活動的機構」兒童遊戲活動機構,招收3~7歲幼兒,並運用自己在數學和建築學方面的專長,為兒童設計了6套玩具,稱為恩物(德語:Spielgabe;英語:Froebel Gifts),以球、立方體和圓柱體為基本形態,供兒童觸摸、抓握。是上帝設計給幼兒玩的,是上帝恩賜的,所以被稱為恩物。1840年,熱愛大自然的福祿貝爾為這個機構創造了一個新詞——幼兒園(Kindergarten),這也是這個詞彙的來源:幼兒園如同花園,幼...
心理防衛機轉_(defense_mechanis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熟之後才能表現的防禦機制。其防禦的方法不但比較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處理現實的困難、滿足自我的欲望與本能,也能為一般社會文化所接受。這種成熟的防衛機制包括壓抑、昇華、補償、幽默等。 按行為性質分類 逃避性防衛機制:壓抑/潛抑(repression),否定(denial),退化情感(regression)。 自騙性防衛機制:此類防衛機制含有自欺的成分,也是一種消極性的行為反應。包括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儀式與抵消(ritual and undoing),隔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而放縱的樣子。《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富恭有本能圖,脩業居久而譚。」
之乎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之、乎、者、也為文言文中常用的四個語助詞。故以之乎者也指讀書人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敦煌零拾.俚曲三種.歎五更》:「之乎者也都不識,如今嗟嘆始悲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