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學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活動」一詞是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蓋聶(R.Gagne)所提出,蓋聶以為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旨在促進學生內在學習歷程的運作,兩者關係密切,他以下圖來說明兩者之間的關係。
  
  圖左邊所示,學習者的內在學習歷程分為下列八個階段:
  1.警覺(attention alertness):當學習者的感官注意到外在環境的刺激時,會產生警覺狀態,也就是準備好肌肉緊張度和姿勢,等待接收訊息。
  2.期待(expectancy):學習者產生動機,意圖達成經由他人或自己所設立的目標。
  3.回憶至工作記憶(retrieval to work...
(舟參)祭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舟參)是王船底下和柏油路接觸的一根木材,俗稱「龍骨」,王船尺寸依「舟參」而定,來源、尺寸和製造日期,皆依王爺指示。
探索教育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索教育活動(adventure education activities)李義男(2003)認為探索教育係結合自然教育活動、戶外學校,與探索活動課程的理論,注重體能和意志訓練與品德和道德的培育。其過程係運用探索活動,在戶外或人造環境中鍛練、培養個體身、心、靈各方面的健全發展,進而養成積極的人生觀,並從...
跨學科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跨學科活動是課程統整(curriculum integration)的一種具體實現,源於一九六○年代早期課程專家對於傳統分科課程產生知識領域支離破碎的質疑後,所蘊釀產生的革新課程之構想;希望藉著科技整合的途徑(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及跨學科之合作 (cros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打破學科的界限,而達到課程整合、知識統合之目的。
  課程設計者經常要面對一個兩難的問題,即如何將知識分為數個科目,同時也要顧及這些學科之間彼此的關聯。將原本壁壘分明的學科關聯,就是所謂的課程統整,而跨學科活動的課程設計係採取課程整合較極...
教學活動設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活動設計(Lesson Plan)目錄1 定義2 教學設計的要素3 基本觀念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教學是一項煩雜的工作,要想教學能成功,若只是受過專業訓練,有教學理論基礎,還是無法應付。教學所謂準備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教學活動的設計,或稱之為教案。其用意在把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時間所從事的活動、所用的方法、輔助的資源及希望達成的目標,詳細的計劃,以便於教學,而且教學方法隨...
社會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職工作以外的集體活動。如政黨活動、工會活動等。
教育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活動(Education activity)教育(Education )指的是一種活動、一種歷程,或是這種活動與歷程所導致的結果,因此,教育活動、教學行為或班級經營的結果,如果未能導致受教者行為的持久改變或經驗的有效重組─不管是知能的增進、品格的陶冶、習性的養成─就不能稱為教育。因此,人生自有教育<...
經濟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為滿足生存要求及生活欲望,利用各種自然資源及財貨所從事的各種生產、交換、銷售等行為。
課外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安排學生過團體生活,學習與人相處、增進適應團體生活能力的活動或課程,如社團活動、球類比賽、勞動服務等。
地質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殼中岩石或礦物的變化現象。如侵蝕、斷層、火山爆發等。如:「地熱是地質活動後,殘留的痕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