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4.4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窮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曹操戰於官渡,大敗,發病而死。 (3) 虞:劉虞(?∼西元193),字伯安,東漢東海郯人。董卓為政時,授大司馬,封容丘侯。後討伐公孫瓚,兵敗被殺。 (4) 稟假:俸給與借貸。假,音ㄐ|ㄚˇ,借貸、預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如、若。《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賢尊命,不棄小國,許令次女瑤芳奉事6>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詞。……他日,妻謂生曰:「子豈不思為政乎?」生曰:「我放蕩,不習政事。」妻曰:「卿但為之,余當奉贊。」妻遂白於王。累日,謂生曰:「吾南柯7>政事不理,太守黜廢,欲藉卿才,可曲屈之,便與小女同行。」生敦授教命。王遂敕有司8>備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錦繡、箱奩9>、僕妾、車馬,列於廣衢10>,以餞公主之行。……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樂、車輿、武衛、鑾鈴,爭來迎奉,人物闐咽,鐘鼓喧譁,不絕十數里。見雉堞臺觀,佳氣鬱鬱。入大城門,門亦有大榜11>,題以金字,曰「南柯郡城」。見朱軒棨戶12>,森然深邃。生下車省風俗,療病苦,政事委以周、田...
本末倒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昶所寫的〈新修州學之記〉說到:「當奉教化,宣之於民,……然非知治之審,則亦未嘗不本末倒置。」意思是說為政者若不知宣揚教化於民,則常會本末倒置,失掉了應有的判斷。從這些例子可以知道「本末倒置」是句常用的成語。「本末倒置」這句成語當就從〈大學〉文義演變而出,比喻不知事情的輕重緩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總括。《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寅吃卯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先吃掉了,這狀況正是入不敷出,所以只好預支以後用項的窘境。明代畢自嚴有一篇〈蠲錢糧疏〉,裡面說到因為政府不斷加重錢糧之賦,所以地方官員為應付上級需求,只有常向百姓搜括,民間物有限,寅年動支了卯年之糧,等到卯年,又繳不出稅來,就只好逃稅了,如此惡性循環,越欠越多,成為難以解決的嚴重問題。因此,畢自嚴上奏建議朝廷免除舊欠,以澈底解決此種困境。蠲,音ㄐㄩㄢ,免除的意思。這篇文章中就用了「寅支卯糧」一語。「寅吃卯糧」當是從這句成語演變出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亡失的東西。如:「路不拾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次之又不能拾遺捕闕,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顛沛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教民煮木為酪;酪不可食,重為煩擾。流民入關者數十萬人,置養澹官以稟之,吏盜其稟,飢死者什七八。莽恥為政所致,乃下詔曰:「予遭陽九之阸1>,百六之會2>,枯旱霜蝗3>,饑饉荐臻4>,蠻夷猾夏5>,寇賊姦軌6>,百姓流離。予甚悼之,害氣將究矣。」歲為此言,以至於亡。 〔注解〕 (1) 陽九之阸:災難、困厄的時運。阸,音ㄜˋ,同「厄」。見「陽九之阸」。 (2) 百六之會:厄運。見「百六之會」。 (3) 霜蝗:霜害和蝗災。 (4) 饑饉荐臻:指連年災荒。荐臻,連續不斷。 (5) 猾夏:侵擾華夏。猾,音ㄏㄨㄚˊ。 (6) 姦軌:犯法作亂。 ◎2《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蒯通知天下...
始作俑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就是指責最初那個發明以俑陪葬的人,一定會得到報應,絕子絕孫。後來孟子向梁惠王談為政之道時曾引用孔子的這句話,他說:「大王您自己廚房裡有肥肉,馬廄裡有肥馬,人民卻面有飢色,餓倒路旁,這跟帶領野獸吃人有何不同?野獸相食,人民尚且覺得厭惡,為民父母者卻率獸食人,這樣如何為民父母呢?對於以俑陪葬這樣的行為,孔子都因俑太過於像人而加以嚴厲指責,更何況您是真讓人民活活餓死啊!」在此,「始作俑者」仍是指最初那個發明以俑陪葬的人,後來「始作俑者 」則被用來比喻首創惡例的人。如清人張潮《虞初新志.卷一.姜貞毅先生傳》引魏禧語:「北鎮撫司獄廷杖、立枷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勝道哉!...
休戚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休戚與共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解釋3 詞義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晉書 王導傳:「導曰:『吾與元規休戚是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 故事王導說:「我和元規喜樂和哀苦都是共同承受的,荒謬沒有根據的話,應該到了治者這一關就不會在傳下去了。」 解釋喻彼此禍福與共,相互關聯。 詞義 相似詞同甘共苦、唇亡齒寒、輔車相依 相反詞各自為政 例句他們兩家是世交,多少年來休戚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