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希斯汀禮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羅馬梵諦岡內的教皇禮拜堂。建於西元一四七三年,一四八一年完工。側牆上的壁畫作於一四八一至一四八三年,最偉大的傑作是米開朗基羅的拱頂畫和「最後的審判」。是教皇的選舉會場及舉行重要祭典的地方。
禮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工廠裡選定代替星期日休假的日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拜:A>向神行敬拜禮。B>基督徒於星期日集會,敬拜上帝的儀式。如:「星期日是基督徒做禮拜的日子。」C>一個星期為一禮拜,星期日為禮拜日。如:「下個禮拜開始期中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如:「拜求」、「跪拜」、「下拜」、「參拜」。
訪問、看望。如:「拜訪」、「拜會」。
祝賀。如:「拜年」、「拜壽」。
授官。如:「封侯拜相」。
再見。為英語b的音譯。如:「拜拜!明天見。」
一種人際關係上的尊敬說法。如:「拜託」、「拜領」、「拜讀大作」。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藝術家在畫圖時,感受不到時間的消逝,他在畫圖的每一分鐘,對他來說跟一秒一樣快,但每一秒卻活的比一個禮拜還充實。三、批評與評論• 理論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高層次需求未必只出現在低層次需求滿足之後。(馬斯洛本人也有提到這點,譬如生理需求若是到達20時,安全需求會出現5,社交的需求有可能會出現1)• 需求歸類可能重疊。(在馬斯洛研究發表中,也有提出類似的觀點:一個人對性慾的要求不僅是性慾而已,也可能包括了尊重與安全感)• 缺少研究支持該理論的有效性。• 片面強調了個人內在價值的實現,忽視了社會理想對人的積極性的作用。• 把...
錦上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ㄈㄨˊ。〔參考資料〕 ■《祖堂集.卷九.羅山和尚》因鄭十三娘,年十二,隨一師姑參見西院大溈和尚。纔禮拜起,大溈問:「這個師姑什摩處住?」對云:「南臺江邊。」溈山便喝出。又問:「背後老婆子什摩處住?」十三娘放身進前三步,叉手而立。溈山再問:「這老婆子什摩處住?」十三娘云:「早個對和尚了也。」溈山云:「去去。」纔下到法堂外,師姑問十三娘:「尋常道我會禪,口如鈴相似。今日為什摩大師問著總無語?」十三娘云:「苦哉!苦哉!具這個眼目也道我行腳,脫取納衣來與十三娘著不得。」十三娘後舉似師,便問:「只如十三娘參見大溈,與摩秪對,「還得平穩也無?」師云:「不得無過。」娘云:「過在什摩處?」師乃叱之。娘云:「...
拋磚引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磚拋出,引回玉來。後以此為自謙之詞,比喻自己先發表的粗陋詩文或不成熟的意見,以引出別人的佳作或高論。《景德傳燈錄.卷一○.趙州東院從諗禪師》:「趙州觀院從諗禪師,……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云:『比來拋磚引玉,卻得個墼子。』」《幼學瓊林.卷三.珍寶類》:「以小致大,謂之『拋磚引玉』。」
弄巧成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燈會元.卷三.江西馬祖道一禪師》龐居士問:「不昧本來人,請師高著眼。」師直下覷1>;士曰:「一等沒絃琴,唯師彈得妙。」師直上覷;士禮拜2>。師歸方丈3>,居士隨後。曰:「適來弄巧成拙。」又問:「如水無筋骨,能勝萬斛舟。此理如何?」師曰:「這裡無水亦無舟,說甚麼筋骨?」 〔注解〕 (1) 覷:音ㄑㄩˋ,瞇著眼注視。 (2) 禮拜:合掌叩頭表示恭敬。此指請教完畢的行禮。 (3) 方丈:僧寺住持所居之室。
摩肩接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七.雪浪被逐》:「曾至吳越間,士女如狂,受戒禮拜者,摩肩接踵。」
虔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而真誠。[例]阿姨是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每星期都會上教堂做禮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