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虛有其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卷下》玄宗嘗器重蘇頲,欲倚以為相,禮遇顧問,與群臣特異。欲命相前一日,上祕密不欲令左右知,迨夜將艾,乃令草詔,訪於侍臣曰:「外廷直宿誰?」遂命秉燭召來。至則中書舍人蕭嵩。上即以頲姓名授嵩,令草制書。既成,其詞曰「國之瓌寶」。上尋讀三四,謂嵩曰:「頲,瓌之子,朕不欲斥其父名,卿為刊削之。」上仍命撤帳中屏風與嵩,嵩慚懼流汗,筆不能下者久之。上1>以嵩2>抒思移時3>,必當精密,不覺前4>席以觀,唯改曰「國之珍寶。」他無更易。嵩既退,上擲其草5>於地曰:「虛有其表耳。」 〔注解〕 (1) 上:李隆基(西元685∼762),唐代的中興君主。英武有才略,開元時期文治武功鼎盛,世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盡、晚。常用於酒和時間。如:「酒闌」、「歲闌」。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浮生若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意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太白全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2.語意人生好像短暫的夢幻 3.故事內容天地是萬事萬物的旅舍,光陰是古往今來的過客。而人生浮...
一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此偈,知是神秀所述,乃讚歎曰:「後代依此修行,亦得勝果。」……能1>至夜,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能自秉燭,令童子於秀2>偈3>之側寫一偈云:「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 〔注解〕 (1) 能:慧能(西元638∼713),唐代高僧,俗姓盧,祖籍范陽。初從弘忍學法,後在曹溪寶林寺傳授禪法,為禪宗六祖。所開啟之頓悟法門,成為禪宗的正統。得法弟子四十人,其後支派並起,成為唐以後中國佛教的主流。 (2) 秀:神秀(西元606∼706),唐代高僧,俗姓李,汴州尉氏人。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后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門檻。《禮記.玉藻》:「賓入,不中門,不履閾。」唐.白居易〈續古詩〉十首之五:「晝居不踰閾,夜行常秉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健、強勁有力。《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宋.陸游〈江樓醉中作〉詩:「淋漓百榼宴江樓,秉燭揮毫氣尚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晉.無名氏〈同生曲〉二首之一:「人生不滿百,常抱千歲憂。早知人命促,秉燭夜行遊。」唐.柳宗元〈封建論〉:「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講到韓文我壓根兒不能懂得他的好處」,「總是有舊戲似的印象」,「但見其裝腔作勢,搔首弄姿而已」。他在《秉燭談談韓文》又說:「假如我們不贊成統治思想,不贊成青年寫新八股,則韓退之暫時不能不唉罵,蓋竊以為韓公實系該運動的祖師,其勢力至今尚瀰漫於全國上下也」、「如有人願學濫調古文,韓文自是上選」。韓愈說自己反對閹黨,「日與宦者為敵」,但是貞元十三年,韓愈曾作〈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對宦官俱文珍歌頌備至。後來又作《順宗實錄》,對俱文珍亦多加褒辭。魏了翁嘲笑他「韓公每是有求於人,其詞輒卑諂不可據」。韓愈善寫「諛墓」之文,清初顧炎武在...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淒淒多朔風。 宴別幼遐與君貺兄弟  乖闕意方弭,安知忽來翔。累日重歡宴,一旦複離傷。  置酒慰茲夕,秉燭坐華堂。契闊未及展,晨星出東方。  征人慘已辭,車馬儼成裝。我懷自無歡,原野滿春光。  群水含時澤,野雉鳴朝陽。平生有壯志,不覺淚沾裳。  況自守空宇,日夕但彷徨。 送宣州周錄事  清時重儒士,糾郡屬伊人。薄游長安中,始得一交親。  英豪若雲集,餞別塞城闉。高駕臨長路,日夕起風塵。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從茲一分手,緬邈吳與秦。  但睹年運駛,安知後會因。唯當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謝櫟陽令歸西郊,贈別諸友生  結髮...
夜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深。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宋.陸游〈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詩〉:「歲晚酒邊身老大,夜闌枕畔書縱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