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從一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易經.恆卦.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也。」稱婦女身不事二夫、不再嫁。今亦用做對人或事的情感與精神十分專注,始如一。如:「他對於這份愛情,從一而,至死不渝。」《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勸世上婦人,事夫盡道,同甘共苦,從一而。」也作「從一以」。
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男子誘惑女子做出違背禮法的行為,最後卻棄而不顧。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二.槐西雜志二》:「始亂棄,君子所惡。」泛指用情不專,違反承諾,未能妥善結束感情。
靡不有初,鮮克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事都有個開始,但經常不了了之,沒個結果。語出《詩經.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後借此語以諷諭持志不的人。《晉書.卷五三.愍懷太子傳》:「信惑姦邪,疏斥正士,好屠酤之賤役,耽苑囿之佚游,可謂靡不有初,鮮克有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後、畢竟。用來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之後出現的情況。如:「經過多次實驗以後,太空梭於發射成功。」
善惡到頭有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為善行惡最後都有報應。《石點頭.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流》:「行藏虛實自家知,禍福因由更問誰;善惡到頭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乞化游僧,明投三尺之法,沉埋朽骨,趁白十年之冤。正是善惡到頭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送君千里,須一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送客雖遠,究要分離,意謂不必遠送。《水滸傳》第九○回:「燕青道:『送君千里,須一別。不必遠勞,後圖再會。』」
不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始至,都不改變。指意志堅定。《晉書.卷七七.陸曄傳》:「恪勸貞固,始不渝。」《明史.卷一七七.年富傳》:「富廉正強直,始不渝,與王翱同稱名臣。」也作「始不渝」、「始不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開始和結局。《莊子.田子方》:「始相反乎無端,而莫知乎其所窮。」晉.陸機〈弔魏武帝文〉:「夫始者,萬物之大歸;死生者,性命之區域。」也作「始」。
2.自始至。《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故先王見始之變,知存亡之機。」《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紀》:「寵敬日隆,始無衰。」
3.事情的本末和原委。《隋書.卷一八.律曆志下》:「冑玄所違,焯法皆合;冑玄所闕,今則盡有。隱括始,謂為總備。」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我這裡絮叨叨言始,你那裡假惺惺做耳聾,甘落人彀中。」
4.究、還是。如:「警察埋伏了半天,歹徒卻始沒再出現。」《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這些異路功名,弄來弄去,始有限,有操守的,到底要從科甲出身。」
如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始至都不改變。《梁書.卷二七.到洽傳》:「明公儒學稽古,淳厚篤誠,立身行道,始如一。」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五.隆友道》:「寓于公囚所側近,日以美饌餽,凡三載,始如一。」也作「始如一」、「始若一」。
慎始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事自始至都抱持謹慎小心的態度,不苟且懈怠。《禮記.表記》:「事君慎始而敬。」唐.魏徵〈論時政疏〉:「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