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詮釋資料編碼和傳輸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著數位物件的數量與類型日益增加,為了解決數位物件的管理、使用與交換的問題,數位圖書館聯盟(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簡稱DLF)在MOAⅡ(The Making of America Ⅱ Project)專案的基礎上,發展出一套編碼標準,將數位典藏機構在管理與交換數位物件時所需的詮譯資料以XML格式進行編碼,而這套編碼標準就稱做「詮釋資料編碼和傳輸標準(Metadata Encoding and Transmission Standard,簡稱METS)」。一個METS文件檔案共包含了以下七個部分:
1. 表頭(METS header):紀錄METS...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2011). METS: An Overview & Tutorial. Retrieved October 31, 2010, from http://www.loc.gov/standards/mets/METSOverview.v2.html.
|
詮釋資料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詮釋資料標準(metadata standards)旨在建立可理解資料語義的共通規格,標準的組成,可由「標準強度性」與「組成的要件」兩個構面進行檢視。一、標準強度性一般而言,標準可從應用時,非常嚴謹與特定性、至相當寬鬆而一般性,概分為「技術標準」、「成規」及「指引」三種形式。(一)技術標準(technical standards)此為三者之中最精確而嚴格的形式,若正確地遵循此類標準,將可獲得具一致性的結果。通常此類標準的重要特徵,是已經過國際標準或國家標準的授權認可。例如:圖書館社群的「機讀編目格式」(MAchine-Readable Cataloging,簡稱MARC)是ISO 2709標...
|
詮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詳細解說。如:「這本書將易經的道理詮說得非常明確。」
|
詮釋資料物件描述綱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詮釋資料物件描述綱要(Metadata Object Description Schema,簡稱MODS)是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簡稱LC)試圖讓「MARC再生」的一項努力。MODS是由美國國會圖書館網路發展部和MARC標準辦公室(Network Development and MARC Standards Office at LC)於2002年6月所發展,原始的設計就是為了圖書館的應用,但後來也被應用至其他的資源描述。由於MODS是由MARC所衍生的詮釋資料,所以大多數MARC的欄位都可以在MODS中找到相對應的資料元素,許多相關欄位亦被重組與整合進MO...
Library of Congress (2009). MODS User Guidelines Version 3. Retrieved June 25, 2011, from http://www.loc.gov/standards/mods/v3/mods-userguide.html.Library of Congress (2010a). MODS 3.4. Retrieved June 25, 2011, from http://www.loc.gov/standards/mods/v3/mods-3-4.xsd.Library of Congress (2010b). MODS ...
|
詮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編次排列。如:「這本文選經過精心詮次後,果然面目一新。」
2.層次、條理。晉.陶淵明〈飲酒詩.序〉:「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宋.韓愈〈讀書〉詩:「平生頗論述,詮次加點竄。」
|
行政性詮釋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政性詮釋資料(administrative metadata)是用來管理資訊資源的詮釋資料,包括資源在何時、如何被產生,及誰能取用它等資訊。有些文獻將行政性詮釋資料再區分為典藏性詮釋資料、權利管理詮釋資料及技術性詮釋資料。主要的應用範例,諸如徵集資訊、權利與複製追蹤、合法取用的需求記錄、位置資訊、數位化的選擇、相似資訊物件間的版本控制與區別、文書保存系統的稽查特徵等。行政性詮釋資料的元素實例,包括擁有者、智財權日期、複製及散佈限制、使用權資訊等。其中,技術性詮釋資料是有關系統如何運行或詮釋資料如何運轉之資訊,以促進數位典藏品的短期與長期管理及處理,包括建立典藏品的技術性資料及品質控管等,主要...
|
詞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近人楊樹達撰,十卷。詮釋古書中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及部分代詞、動詞、副詞的用法。先辨別詞類,後說明作用及列舉文例,使讀者對古書中虛詞的用法有所瞭解。
|
詮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說明。如:「這篇文章經由你詮注之後,我便能了解全文的意思了。」
|
描述性詮釋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描述性詮釋資料(descriptive metadata)是指用來描述或識別資訊資源的詮釋資料,主要目的是資源的探索與識別。在資料庫或系統層次,是為能查詢與檢索資源,如:查詢一個影像典藏品系統,以找到所需的一幅書畫;在網路層次,則是能讓使用者探索資源,例如:查詢網頁,找到有關印象派畫家雷諾瓦的數位化作品。應用範例,包括:編目記錄、查檢工具、專門性索引、兩個資源間的超連結關係、使用者的註解、藉由記錄創造者產生的記錄保存系統等。元素實例,包括資源的內容或書目性特徵,諸如題名、摘要、創作者、主題與關鍵詞、語言;資源的實體特徵,諸如資源媒介、尺寸、狀況;以及唯一識別碼。 相關標準,包括Dublin ...
|
以儒詮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儒詮經是指兼通伊斯蘭文化和漢文化的回族學者,在研究伊斯蘭文中用儒家語言詮釋伊斯蘭教經典。此為明末和清代回族經學家在伊斯蘭文化研究中表現出的一種思想特色和學術傾向。
伊斯蘭教經堂教育在中國興起以後,開始在南京、蘇州一帶,繼而在雲南以及中國大陸內地回族中,先後湧出一批從小學習漢族儒學,長大以後學伊斯蘭經書;或者小時候學伊斯蘭經書,成年後學習儒家理論的學者,他們被稱為「回儒」。 伊斯蘭經典漢譯的初期,大多是借用儒家詞彙表述伊斯蘭教哲學思想。中期的譯著則認為伊斯蘭教的經書內容與孔子孟子倡導的思想很相近,伊斯蘭教禮節也類似孔孟禮節的主張。十九世紀中葉,形成了「回儒兩教同...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