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角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戲劇表演中演員所扮演的劇中人物。有主角、配角之分。[例]她將劇中女強人的角色釋得淋漓盡致,充分發揮了她的演技。
社會學的三大傳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19世紀社會學由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創立以來,由於採取的研究觀點不同,逐漸發展成三大傳統,如下所述:目錄1 一、實證社會學(positivistic sociology)2 二、批判社會學(critical sociology)3 三、釋社會學(interpretative sociology)4 關鍵字5 參考文獻 一、實證社會學(positivistic sociology)起源:源自社會學創始者孔德,其後英國的史賓賽和法國的涂爾幹承襲此傳統,至二十世紀由派深思發揚光大,成為社...
平易近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四庫總目提要.卷四.經部.易類四.周易參義》:「其釋經義,平易近人,言理而不涉虛無,言象而不涉附會。」
統整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整課程(Integrated curriculum):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參考書目4 關鍵字 定義近年課程改革的另一個重要概念為「統整課程」。由於教師是實行統整課程的關鍵人物,因此其對統整課程的釋是十分重要的。故教師對於統整課程之定義應有基本之認識。 內容說明其實統整課程是一種使學童為終生學習而作準備的教育取向。「學校應視教育為發展未來二十一世紀所需之生活能力的過程」的信念支持著統整課程。一般而言,各方學者的「統整課程」定義皆含下列因素:學科的聯結、超越教科書的資料來源、概念間的關係、主題單元成為組織原則、彈...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遷創“太史公曰”以來,後代史家多響應。劉知幾《史通·論贊》載“班固曰贊,荀悅曰論,東觀曰序,謝承曰,陳壽曰評,士隱曰議,何法盛曰述,揚雄曰撰,劉昞曰奏,袁宏、裴子野自顯姓名,皇甫謐、葛洪列其所號”範曄還把《後漢書贊論》編為四卷,希望“有賞音者”。。《史記》全文一百三十篇,自司馬遷歿就有十篇散失“而十篇缺,有錄無書。”《漢書·司馬遷傳第三十二》。西漢博士褚少孫補之。但其中有些也有可能更有後人補之,如《孝武本紀》摘抄於《封禪書》,褚少孫雖才識不足也不至於如此。另有唐司馬貞補《三皇本紀》。 批評 班固批評《史記》,說它“...
紮根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要步驟。紮根理論的特色在於嚴謹性與系統性,但又能從龐大的資料中,找出相較量化研究更能符合研究對象的釋與表徵。目錄1 意義2 使用程序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意義  紮根理論最早在1960年代由Barney Glaser和 Anselm Strauss兩位社會學家所發展出來,為一種方法論。 Strauss和 Corbin認為:「紮根理論是思考和研究社會真實存在的一種方式」(Lichtman,2010)。紮根理論的研究出自於研究者發問有關在特定脈絡中的人的問題,紮根理論的研究者為瞭解經驗的模型,而蒐集參與者生活的經驗資料...
節外生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枝。」語錄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承上文而來,大概是說佛法一事,自古以來,諸佛強調只能自悟,歷代祖師不落言,經藏注解怎麼注也涵括不盡,若單用眼睛去看是無法得道的。所以一個人若是陷溺於自以為是的知識,難免就會節外生枝了。朱熹〈答呂子約書〉文中有段話說:「若左遮右攔,前拖後拽,隨語生解,節上生枝,則更讀萬卷書,亦無用處也。」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在沒把道理弄清楚之前,隨意去胡亂解說,就像「節上生枝」,只會把道理越弄越紛歧,因此讀再多的書也沒用處。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戰了關於世界本身,屬於普遍性與客觀性的看法。某些擁護科學人士,認為此說讓弗氏理論失效,使其成為解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另擁護弗氏人士,則認為此說同讓科學失效,也使其成為解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今日的精神分析,仍與弗氏生前所經歷的醫學與學院二者,維持相同的曖昧關係。當今嘗試治療心理疾病的精神治療師,以不同方式與弗式精神分析產生關連。某些治療師修改弗式取向,發展各種精神動態(psychodynamic)的模式與療程。有些則拒斥佛氏的心理模型,但將...
事後回溯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研究問題2.1 確立假設2.2 選取比較組2.3 控制無關變項2.4 蒐集與分析資料2.5 發現的釋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研究步驟事後回溯研究雖然無法操縱自變項和不可能隨機分派受試者於各組,但有好幾個程序可用來設計,以增進控制和限制似乎合理之競爭性假設。 =確認研究問題事後回溯之首要步驟,在於確認包含依變項可能之原因在內的研究問題。對可能原因之選擇,是根據以前研究,以及研究者解釋被研究現象之觀察結果而來。 確立假設確認可用來解釋關係似乎合理之競爭性假設。 選取比較組找出或選取可供比較之組別,即就自變項不同之兩組,比...
性別基模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別基模理論(Gender Schema Theory)目錄1 前言2 性別基模的內涵2.1 (一) 團體內/團體外基模2.2 (二)自我性別基模3 基模的功能3.1 調適行為3.2 組織與注意訊息3.3 形成推論與釋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前言性別基模理論認為,性別刻板化是正常的認知過程,是基膜運作的產物(Martin&Halverson,1981)。 性別基模的內涵有兩個基模與性別訊息的獲得、性別行為的維持有關,分別為團體內/團體外與自我性別基模。 (一) 團體內/團體外基模該基模用來將物體、行為、特質與角...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