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72.62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貴的事物。《新唐書.卷一一五.狄仁傑傳》:「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珠矣。」元.施惠《幽閨記》第一一齣:「但有個抱藝懷才,那曾見滄海珠。」
養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除去仇敵,將給自己留下後患。《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若行這舉,真是養虎患,非謀之善也。」也作「養虎留患」、「養虎貽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漏掉、脫落。《晉書.卷六六.陶侃傳》:「千緒萬端,罔有漏。」《紅樓夢》第六七回:「他哥哥能帶了多少東西來,他挨門兒送到,並不漏一處。」
2.失火、火災。《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則聽得街上鬧炒炒,連忙推開樓窗看時,見亂烘烘道:『井亭橋有漏!』」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我則聽的張員外家漏火發,哎喲天那!諕得我立掙痴呆了這半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去人類活動的地方,留下物和跡。經發掘後,可供考古學家研究之地。如周口店址、半坡址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寡婦。唐.韓愈〈與鄭相公書〉:「今裴押衙所送二百七十千,足以益業,為孀永久之賴。」
道不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物失在路上,無人會據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良好,人民安居樂業。《韓非子.內儲說下》:「仲尼為政於魯,道不拾,齊景公患之。」《資治通鑑.卷二.周紀二.顯王十四年》:「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也作「路不拾」、「路無拾」。
養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姑息養奸,必後患。參見「養癰成患」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言。人在生前或臨終囑咐處理後事的言辭。如:「國父囑」。也稱為「言」。
2.預先處置身後事務或財產的文書,單獨表示意思的行為,至死後方發生效力者,稱為「囑」。
補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彌補疏漏、匡正過失。《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不能納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譽,自結明主。次之又不能拾補闕,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清史稿.卷四二一.李菡傳》:「夫獻可替否,宰相之責也;拾補闕,諫官之職也。」
腹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丈夫亡故後所出生的子女。《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當戶有腹子,名陵。」《漢書.卷七.昭帝紀》:「後宮有腹子煖,相、內史不奏言,上聞而憐之,立煖為泗水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