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能流芳百世,也要臭萬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只要成名即可,而不管其是好名聲或壞名譽。「年」文獻異文作「載」。《晉書.卷九八.桓溫傳》:「既不能流芳後世,不足復臭萬載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贈送、贈與。唐.李朝威《柳毅傳》:「宴罷,辭別,滿宮悽然。贈珍寶,怪不可述。」也作「贈給」、「贈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指依據囑將其財產的一部分或全部,於死亡後贈與特定的人,稱為「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在臨終前所留的言辭。《薛仁貴征遼事略》:「懷玉曰:『父死有言,臣當戰之。』」《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兒可聽我的言,將來娶妻生子,守著我的墳墓,不要出去做官。」也稱為「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贈與財物。《史記.卷二八.封禪書》:「人聞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饋之,常餘金錢衣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人所留下來的事蹟。清.邵長蘅〈夜遊孤山記〉:「林逋一布衣,垂六百餘年,蹟顧今尚存,何邪?」
臭萬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名永遠流傳下去,遭人唾罵。《晉書.卷九八.桓溫傳》:「既而撫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後世,不足復臭萬載邪!』」也作「臭萬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死後的容貌或生前的肖像。如:「瞻仰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由基因傳遞使後代延續親代特徵(如容貌、先天性疾病等)的現象。
傳與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與環境是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兩個重要因素。傳指的是與人類先天傳基因有關的生物機體之生理因素;而環境則指與人類後天教養有關的外在因素。環境又包括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在所有的社會環境中,教育也是一種環境因素,不過不同於一般的環境,而是一種有目的、有計畫地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環境因素。在教育史上以「傳與環境孰為重要」的爭論,一直未休。傳決定論者認為傳因素是兒童心理發展及學習過程的決定性因素,而環境決定論者則以為環境條件是兒童心理發展及學習過程的決定性因素,只要適度改變環境,人類本性應可加以改變。「教育萬能說」即可視為環境決定論的一種。
  希臘時代的伯拉圖(Plato, 42...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