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表裡如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外一致。指思想和言行一致。如:「他是個表裡如一的人,說什麼就做什麼。」也作「內外如一」。
韓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參考資料5 相關教學資源 生平   韓非(約前281年-前233年),生活於戰國末期,為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韓非為韓國的公子,與李斯一同拜荀子門下學習。  在韓非的年代,韓國為戰國七雄中最弱。韓非因有口吃之毛病,多次上書韓王游說,皆不為所用。之後《韓非子》一書傳到秦國,書中《孤憤》、《五蠹》內容被秦王嬴政佩服:「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李斯說:「此韓非之所著書也。」便以戰爭為要脅,逼韓非出使秦國。  韓非到秦國後,受到秦王政的欣賞,準備重用他,但招李斯忌妒,...
深居罕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深居簡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西元768∼824),字退之,通六經百家之學,創作頗多;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思想。唐代由於佛教鼎盛。因此,當時的文人及達官貴人,多與僧侶往來,互贈詩文。〈送浮屠文暢師序〉就是韓愈贈予僧侶文暢的文章。文中表達了他一貫擁護儒家仁義道統的立場。他認為:在天下未教化之初,人民和禽獸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後來聖人出現,治理天下,因為施行仁義和禮樂刑政,人民才得以安逸的生活,也正因為仁道,才能世世代代相傳而固守著傳統的文化,就像鳥兒,一低頭就是要覓食;一抬頭,就會環顧四方;野獸們藏身在隱僻的深山,很少出來活動。這都是因為害怕其他的動物會傷害自己,因而時時提高警覺...
心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力、思想。《文選.鄒陽.上書吳王》:「三淮南之心思墳墓,大王不憂,臣恐救兵之不專。」
洞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深刻的見解。[例]三十年來,他在學術上勤奮鑽研,對於思想史尤具洞見。
摧枯折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摧枯拉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摧枯拉朽」指將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毀,是十分容易的事。此語見於班固的《漢書》。班固認為秦朝滅亡,是因為實行焚書坑儒、箝制思想、燒毀兵器等措施,又集權中央,沒有諸侯可以鞏固保衛疆土。於是在建國初期,記取秦朝教訓,分封韓信、彭越、英布等軍功卓越的人為異姓諸侯王,以鞏固政權,這也是漢朝在沒有領土和缺乏武器的情況下,短短五年之內能夠成就帝業的原因。正所謂,在堅硬的金石上雕刻很難,摧毀虛弱勢力極為容易,是受形勢所影響。後來「摧枯拉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極容易做到,毫不費力。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七三七 -- 約七九○)長安人。天寶末年,以三衛郎侍玄宗,放浪不檢,後來悔悟,折節讀書。成進士後,先後官滁州、江州、蘇州刺史。他有進步的政見和安貧樂道、不事權貴的品格。在中唐,他主要以山水田園詩見稱。其詩寄託了對現實的不滿和潔身自好,以道自全的思想,也表露了「居官自愧」的「恤人之心」,比王維詩有較多生活氣息,感情也真摯,接近於陶淵明。過去有人把陶(淵明)、韋(應物)並稱;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並稱,均是根據這類詩。他的山水詩的藝術特色是:文筆簡括,意境高遠,語言樸素,近於白描。白居易讚為「高...
亞理士多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主要理論架構2.1 基本理論2.2 教育思想3 影響4 參考資料 生平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B.C.)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也是亞歷山大帝的老師。亞里士多德不僅研習當時每一門學科的知識,而且也對大多數學科做出貢獻。他總結了古希臘哲學與各門知識發展的結果,首次將哲學和其他科學區別開來,開創了邏輯、倫理學、政治學和生物學等學科的獨立研究。在科學方面,他專研解剖學、天文學、經濟學、胚胎學、地理學、地質學、氣象學、物理學與動物學。在哲學方面,撰寫了美學、倫理學、政治學、形...
左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獻,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於它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倫理,重視長幼尊卑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左傳》主要記錄了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歷史,對各類禮儀規範、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系、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歷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
不加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思想敏捷。如:「他不加思索的便回答了這個難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