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787 ms
共 8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痴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痴迷不捨的戀情。如:「一片痴情」。
|
死不瞑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三國志.卷四六.吳書.孫堅傳》:「今不夷汝三族,縣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指人抱恨而死,心有未甘。《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君若捨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也作「死不閉目」。
|
頓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用語。指在一時間證得真理或證悟一切現象都沒有真實的生滅變化。[例]禪宗的頓悟是在一念之間,擺下萬緣,心無執著,既無可求,也無可捨。
|
愛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護珍惜。《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我們只是愛惜娘子人材,不割捨得你吃苦,所以勸你。」《紅樓夢》第三五回:「愛惜東西,連個線頭兒都是好的;蹧蹋起來,那怕值千值萬的都不管了。」
|
鼠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人,為罵人的話。《舊唐書.卷一七六.李宗閔等傳.史臣曰》:「而捨彼鴻猷,狎茲鼠輩,養虞卿而射利,抗德裕以報仇。」《三國演義》第一五回:「策大怒曰:『鼠輩安敢與吾相等!』命斬嚴輿。」
|
生殺予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誡。
(5) 爵:古代封給貴族或功臣的名位。
(6) 祿:俸給、官俸。
(7) 廢:停止、捨棄。
(8) 置:建立、設立。
(9) 殺:殺害。
(10) 生:生存。
(11) 予:給予。
(12) 奪:奪取。〔參考資料〕 《荀子.王制》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揔也,民之父母也。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上無君師,下無父子,夫是之謂至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始則終,終則始,與天地同理,與萬世同久,夫是之謂大本。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生、與奪,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農農、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
表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揚、獎勵。[例]為了表彰她捨身救人的事蹟,有關單位決定為她塑立銅像。
|
再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見、重相見。為臨別時的客套語。[例]畢業典禮結束後,同學們依依不捨的互道珍重再會。
|
齋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祭祀或舉行重要典禮之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夫妻不同房,嚴守戒律,以示虔誠莊敬。《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但凡人要請他寫字時,他三日前,就要齋戒一日。」
2.佛教用語。八關齋的簡稱。參見「八關齋」條。
|
文不對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人宣鼎所著《夜雨秋燈錄》,雜記所見聞之事,多寓勸懲之意。〈科場〉一篇寫:浙之檇(ㄗㄨㄟˋ)李人吳生一連兩次夢見祖先要他參加科考,並且洩露考題,指出同宗的吳蘭陔先生曾以這次的考題〈鄉人皆好之〉作過文章。於是吳生去闈場中找到他,經過再三懇求取得文章。不久,吳蘭陔也在闈場探視吳生,看見吳生正在寫試卷,很驚訝的問:「試題還沒出來,為什麼你就在寫了?」吳生回答:「我讀先生的文章後,心中割捨不下,謄寫在試卷上,以表示對你的欽佩,即使文章內容和題目的意思不符合,不過被摒棄而已,我也心甘情願。」「文不對題」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文章內容和題目不符合。後也用來指話語與話題不符。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