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滄海遺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州法曹參軍。狄仁傑一生忠於唐室,勤於吏職,政績頗著,又剛正不阿,敢於直諫,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及人民的擁,終能上承貞觀,下繼開元,為唐朝開展另一個盛世。後來原文中的「滄海遺珠」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貴事物。   如果單就「遺珠」的典故來看,那在《莊子.天地》裡頭就已經有一則關於「遺珠」的寓言。傳說黃帝到赤水北方遊歷,在路上遺失了寶珠,便派出足智多謀的知去尋找,結果沒有找到;於是又派眼明手快的離朱和喫詬去尋找,還是沒有找到;最後黃帝沒法子,只好派出平時就糊裡糊塗的象罔,結果寶珠卻被他找到了。因此黃帝驚訝道:「我派出那麼多精明幹練的臣子去找寶珠都沒有用,怎麼會被最糊塗的象罔找到了呢?」...
揭竿而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秦末陳勝、吳廣倉促起義,反抗暴秦的史事。見《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後比喻起義舉事。《清史稿.卷四三九.鴻慈傳》:「俄滅波蘭而用嚴法以禁其語言,今揭竿而起要求權利者,即波蘭人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承受。《文選.張衡.東京賦》:「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漢,而欣高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身體、軀體。如:「形骸」、「屍骸」、「遺骸」。《呂氏春秋.孟春紀.重己》:「其為輿馬衣裘也,足以逸身暖骸而已矣。」《列子.黃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髮含齒,倚而趣者,謂之人。」
盧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的文化遺產:自然主義過於重視生活中的直接經驗,而忽略人類的文化遺產,故無法促使社會進步。資料來源:帥(2012)。教育專業科目 。臺北市: 志光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374062
一目十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人用眼睛看書,一次只能看一行,可是卻有一些人一次可以看多行,所以可用「一目多行」來形容閱讀速度很快。比較早的用法出自於東漢孔融〈汝穎優劣論〉。這一篇〈汝潁優劣論〉,就是當時眾多品評文章之一。孔融分別從八個方面來論證汝南人士勝於潁川人士:子高頡頏天子,許子伯嚎哭時事,許掾興水利助鄉里,張元伯鬼魂通靈,應世叔能同時閱讀五行文字,李洪代弟赴死,翟文仲起義兵討伐亂逆,袁著上書進諫。汝南地區這八個人的行為,在孔融看來,潁川人士都無法做到,因此寫下這篇文章,以舉證事例的方式,駁斥陳群的潁川人士優於汝南之說。原文中就見到了「五行俱下」的用法。另外在《梁書.簡文帝本紀》、《齊書.河南王康舒孝瑜列傳》則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兒子在父母前的自稱。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誠保德崇仁翊功臣,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
奮不顧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奮勇向前,不顧生死。#語出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大謬不然」、「盆望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白色的。如:「粉蝶兒」。《儒林外史》第六回:「頭紗帽,身穿圓領補服,腳下粉底皂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忘記。通「忘」。漢.王充《論衡.語增》:「為長夜之飲,亡其甲子。」唐.叔倫〈南野〉詩:「身勩竟亡疲,團團欣在目。」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