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13.293 ms
共 6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學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量(norm-referenced evaluation):係以同年級或其他條件相若的一群學生在經測量所得分數為根據,取其平均數為常模,並且以此常模為參照點,從而比較分析學生學習成就之優劣。2.標準參照評量(criterion-referenced evaluation):是以事先預訂的標準為依據,從學生在試卷上答對題目的多少,以評定他的學業成就。在學校教學評量上,一般都採用標準參照模式。(三)最佳表現評量與典型表現評量1.最佳表現評量(maximum performanceevaluation):是以
|
巧奪天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孕育而出。《葬書》內容是談論葬事的宜忌,在〈外篇〉提到,風水師在選擇安葬地點時,如果眼光好,加上工具測量的才能,就能避開不好的地方,讓墓地趨於完美。選擇墓地的方法,是非常微妙的,要能通陰陽之理,觸類旁通。一個心目靈巧,功力高深的風水師,更能使一塊好的墓地「巧奪造化」,勝過天然。「造化之工」即為「天工」,所以後來「巧奪天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技藝巧妙。元朝趙孟頫〈贈放煙火者〉詩,有「人間巧藝奪天工,鍊藥燃燈清晝同。」句,也是形容製作煙火的技術高超精密,煙火雖是人工製作,但卻勝過天然,十分美麗巧妙。
|
立竿見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竿見影」本為古代一種測量、訂定節氣的方法。指在陽光下豎立一根竹竿,根據投射日影的長度、方位等觀察自然界的變化。因為在陽光下豎立竹竿,可立即見其影,故「立竿見影」又用來比喻迅速收到成效。此語可見於漢代魏伯陽所作的《參同契》。《參同契》為道教最早系統論述煉丹的典籍,也稱得上是全世界最早的煉丹術理論性著作,全書托易象而論煉丹,其中存在著許多先進的化學觀念,對煉丹術有重大的影響。〈如審遭逢章〉談到修煉的方法。「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古人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是由這五種物質所組成,此五種物質以循環的規律相互滋生,但亦相互制約。修煉時若能順應五行,並且專心一意,沒有任何遺漏,則可收快速而...
|
瑞文氏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而由於瑞文氏測驗是以圖形的方式進行測驗,較能維持文化公平性。測驗於1938年發展完成,目的是提供測量斯皮爾曼(spearman)的共同因素(g因素),此測驗所測到的唯一變項是spearman的g因素,所測量到的是抽象推理能力,且與個人的常識和先前經驗完全無關,因此當時多數歐美心理學家都認為它是測量g因素的最佳測驗。(註1.2) 測驗方式測驗是由一連串選擇題組合而成,所有題...
|
調查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描述性調查(descriptive surveys)基本上在於描述現狀(status quo),試圖測量存在之事物,但不質疑其所以存在之理由。例如:教師用於準備上課之平均時間長度為多久? 二、解釋性調查解釋性調查(explanatory surveys)為事後回溯研究(ex post facto research)之一種,此類調查不僅止於蒐集相關變項之資料,還要進一步解釋這些變項監所存在之關係。解釋性調查是以在某時間蒐集之資料為基礎,用以解釋態度以及行為。例如:教師對學科之態度與學生對班級之滿意二者之間有關係嗎? 貳、依...
|
建構效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建構效度是指一個測驗能夠測量某一個理論的建構程度。在心理學上常使用建構的例子,例如:學業性向、機械理解、語文流暢、焦慮、內向外向、動機智力、情緒穩定等等,都是心理學理論的構念或假設性的概念。建構是心理學者為了分析或解釋人類的內外在行為,對個人行為特質的一種假設,然後由受測者對測驗工具所作的行為反應,據以推測其是否具有這些特質。建構效度的分析,需要從許多不同的資料來源,依據邏輯及經驗來分析。其方法與技術,通常有以下幾種:1.相關檢定:如果某測驗依據心理學或教育學的某一種理論來...
|
以管窺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規規然:識見淺短拘泥的樣子。
(2) 直:只、不過。
(3) 用錐指地:用錐子測量大地。錐,用來鑽孔的尖銳器具。
|
以蠡測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勺水的瓢來測量大海的水。比喻見聞短小淺陋。漢.曹操〈與王脩書〉:「但恐旁人淺見,以蠡測海,為蛇畫足。」
|
激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激勵(motivating)的意義2 激勵的功能3 士氣(morale)3.1 激勵士氣的目的和影響因素3.2 激勵士氣的方法3.3 士氣測量4 激勵的研究途徑4.1 激勵的內容理論(content)4.1.1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Model)4.1.2 ERG 理論4.1.3 激勵保健理論/雙因子理論(Motivation-Hygiene Theory)4.1.4 麥克郎需求理論(Theory of Needs)4.1.5 目標設定理論(Goal-Setting Theory)4....
|
根深蒂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深蒂固」原作「深根固蔕」。比喻根基堅固,不可動搖。這句成語出自《老子》第五九章。老子認為:修身養性,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愛惜精神和智識而不耗散,將天早就賦與的德,再不斷加以累積。德越積越厚,就沒有事不能克服。事事都能克服,就無法測度他的極限,力量大到無法測量,就可以治理國家。掌握治國的根本,就能夠使國家長治久安。這就是將根札深,穩固基礎,持久長生的道理。後來「根深蒂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根基堅固,不可動搖。出現「根深蒂固」的書證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他們做得興頭的,都是有根基,有腳力,親戚滿朝,黨羽四布,方能夠根深蒂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