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63.81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學相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為十三經之一,大概是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本為許多關於「禮」的單篇文,西漢戴聖從中選取四十九篇編訂成書,世稱「小戴禮記」,成為現今通行的版本。其中的〈學記〉篇,論述了學習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及教學為師的道理。此段文字是論述教與學互相促進的作用。就像雖然有好菜擺在那裡,如果不去嘗試,就不知它的美味;雖然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學習,就不知它的美好,所以一定要學習過後,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的地方;接著,透過教學,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缺乏在哪裡。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後能自我反省,要求自己要更進一步的學習;知道自己的困惑缺乏,然後能自我勉勵,學不懈怠,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增長的。後來「教學相長」...
恬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呂祖謙《東萊博議.卷二.衛禮至為銘》:「衛禮至行險徼幸,戕人而滅其國,恬不知恥;反勒其功於銘,以示後。」
洛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晉的大文學家左思,是一個相貌木訥、口齒不清的人,因此沒有什麼朋友,儘管文筆出眾,也不被當時的人們所重視。左思對於寫作文十分用心,他曾經花了一年的時間寫成〈齊都賦〉,描寫齊國首都臨淄的風光。接著他又想寫一篇關於三國時代魏、蜀、吳都城的文,即〈三都賦〉。這時左思的妹妺左芬正好被選入宮,左思就藉這個機會搬到人文薈萃的京師洛陽居住。因為左思從未去過蜀國的成都,所以他就去拜訪當時的大文人張載,請教有關成都的風土民情。為了寫成〈三都賦〉,左思花了十年的時間構思,他的家中到處掛著紙筆,連廁所和籬笆上都不例外,只要一有靈感,他便立刻提筆寫下。在創作的過程中,左思又覺得自己的學問不足,便向朝廷請求擔任掌管...
門庭若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王溥《唐會要.卷三六.修撰》:「(魏王)泰好學,愛文,司馬蘇勖勸泰表請修撰,詔許之。于是大開館宇,廣召時俊,……人物輻輳,門庭若市。」
當頭棒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梁鉅《歸田瑣記.卷六.楹聯賸話》:「仁人之言,亦積無限陰功,便是當頭棒喝矣。」
含飴弄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觀漢記》是記載東漢光武帝至靈帝間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因於東觀設館修史而得名,經過了幾代人的修撰,最後才成書。馬皇后是東漢名將馬援的女兒,漢明帝時入宮為妃,後來被冊封為皇后。至明帝之子帝繼任皇位,就尊稱馬皇后為太后。帝很尊重馬皇后,想要分封爵位給她的兄弟們。馬皇后不答應,斷然地拒絕說:「人之所以希望做官、封侯,是為了要上奉祭祀,下求溫飽,能夠侍奉長者。而在這方面,我的幾個兄弟們都已經足夠了。現在社會上正遭逢困境,穀價上漲了好幾倍,我因此日夜憂心,坐立不安。在這個時候,實在不應該再談分封外戚爵位的事。等到國家安定、年年豐收的時候,你就可以依著自己的意思去處理政事,而我也自然可以含著糖逗弄著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經.周頌》的篇名。共一。根據〈詩序〉:「〈桓〉,講武類禡也。〈桓〉,武志也。」類、禡,皆師祭也。指武王將欲伐殷,治兵祭神,然後克紂。至周公、成王太平之時,詩人追述其事以頌武王之功。桓者,威武之志。言講武之時,軍師皆武,故取桓字名篇。本三句為:「綏萬邦,婁豐年,天命匪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他、他們。用於第三人稱。如:「聽其自然」、「任其自生自滅」。《孟子.萬上》:「親之,欲其貴也。」唐.韓愈〈師說〉:「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仇,一致對付仇敵。參見「同仇」條。敵愾,抵禦所惱恨的人。參見「敵愾」條。同仇敵愾指共同抱著憤恨心情,齊心同力抵抗敵人。清.梁鉅《歸田瑣記.卷五.訥親》:「金川雖云小醜,而老師糜餉,克捷無期。凡在臣子,皆有同仇敵愾之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歸屬。如:「重擔落在誰身上?」唐.杜甫〈將適吳楚留別使君〉詩:「不意青草湖,扁舟落吾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