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摧蘭折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摧殘蘭花,折毀美玉。比喻傷害女子。清.余懷《板橋雜記.卷中.麗品》:「某本非風流佳客,稱浪子端莊,……用誘秦誆楚之計,作摧蘭折玉之謀。」
傳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口耳相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洧水注》:「口者,水口也,參陰聲相近,蓋傳呼之耳。」
刊誤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訂正文字誤的對照表。
誕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實。《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皇帝不可信從趙延福誕妄說謊,貪取涓滴之微利。」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庸俗術士,又有一書能先知其日辰時刻,與所去之方向,此亦誕妄之至矣。」
文錦覆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采華麗而內容乖的文章。語本唐.柳宗元〈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夫為一書,務富文采,不顧事實,而益之以誣怪,張之以闊誕,以炳然誘後生,而終之以僻,是猶用文錦覆陷阱也。」
賜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賞光。《紅樓夢》第一六回:「今日大駕歸府,略預備了一杯水酒撣塵,不知賜光領否?」《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豈敢。這是兄臺賞臉賜光了。」
樞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要的行政機關。《北史.卷一○○.序傳》:「僕射執我樞衡,總釐朝務,使我無後顧之憂。」唐.張九齡〈酬宋使君見贈之作〉詩:「時來不自意,宿昔樞衡。」
冰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以冰為鏡。後人稱洞察事理、明辨賢愚為「冰鑒」。南朝梁.江淹〈謝開府辟召表〉:「臣贊國機,職宜冰鑒。」也作「冰鑑」。
談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言過其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應劭所著的《風俗通義》中的〈正失〉篇,開頭即點出此篇是為了糾正歷史上善惡誤所寫,所以立篇名為〈正失〉。在孝文帝這段中,指出劉向認為世俗流傳漢文帝的許多事跡,大多是些誇大,與事實不相符的穿鑿附會之說。只因文帝非常禮遇來上諫的大臣,所以大臣們對文帝多有褒獎。例如:文中列舉十數件關於文帝的善行,都有溢美、牽強附會之嫌。後人看到這些褒揚的文章,就以為全是事實。世上的非議與稱讚,有很多是名實不符,但會去求證的人不多,隨聲附和的人倒是不少。應劭在此對劉向的看法表示贊同。後來「言過其實」被用來指言辭虛妄誇大,與事實不相符。
施恩布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行仁義,廣被恩德。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四五.避忌》:「輕財重道,施恩布德。」《孤本元明雜劇.魏徵改詔.頭折》:「我言語可便無虛,不脫空,元帥你施恩布德可便相知重。」也作「施仁布德」。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