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病狂喪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獻原文就用了「病狂」一語。後來「喪心」和「病狂」被合用成「喪心病狂」這句成語,用來指喪失理性,舉止荒、反常。亦用於形容人殘忍可惡到了極點。
迎刃以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無名氏〈論科學之發達可以闢舊小說之荒思想〉:「準此推之,以真理詰幻狀,以實驗搗虛情,雖舉國若狂,萬人同夢,而迎刃以解,渙然冰消。」
刊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定後成為定本。《三國志.卷四一.蜀書.向朗傳》:「猶手自校書,刊定誤。」《陳書.卷二七.姚察傳》:「有疑悉令刊定。」
翔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高飛的樣子。《楚辭.東方朔.七諫.諫》:「眾鳥皆有行列兮,鳳獨翔翔而無所薄。」
迅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疾勁的風。《文選.王粲.七哀詩二首之二》:「迅風拂裳袂,白露霑衣衿。」《文選.陸機.演連珠五十首之五十》:「是以迅風陵雨,不晨禽之察。」
禍發齒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慎的言語,往往會導致災禍。唐.元稹〈戒勵風俗德音〉:「時君聽之,安可不惑。參斷一,俗化益訛。禍發齒牙,言生枝葉,率是道也。」
不守本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安於自己的職責,不循規蹈矩。《儒林外史》第七回:「做秀才的人,文章是本業,怎麼荒到這樣地步!平日不守本分,多事可知!」《紅樓夢》第四九回:「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著詩作正經事講起來,叫有學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的。」
較量錙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郎。齊亡,仕周為御史上士,隋初,太子召為學士。撰有《顏氏家訓》,共二十篇,論立身治家之道,辨正世俗之,以訓後人,於世故人情,深明利害。在《顏氏家訓.治家》中,顏之推提到當時民風敗壞,民間嫁娶之時,經常有賣女兒來賺錢的事情發生,雙方非但不以為怪,甚至還討價還價,連一點小錢都要斤斤計較,和一般的買賣無異。這樣的婚姻,由於不注重對方的人品教養,通常都是後患無窮,所以他提醒子孫不可不慎!「銖錙必較」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計較。出現「銖錙必較」的書證如宋.陳文蔚《陳克齋集.卷三.雜著.朱先生敘述》:「先生造理精微,見於處事,權衡輕重,錙銖必較。」
龍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印度佛教大師的法號。初期中觀派的代表,主張一切皆空。在他的著作中,利用窮舉歸納的方式,證明實體論的誤。他的思想和論證方法,成為後來大乘發展的重要基礎。西藏人以他為大乘六莊嚴之一,在漢地尊他為八宗共祖。主要的著作有《中論》、《七十空性論》等。
駭人聞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駭人聽聞」之典源,提供參考。 《隋書.卷六九.王劭列傳》劭在著作,將二十年,專典國史,撰《隋書》八十卷。多錄口敕,又採迂怪不經之語及委巷之言,以類相從,為其題目,辭義繁雜,無足稱者,遂使隋代文武名臣列將善惡之跡,堙沒無聞。初撰《齊誌》,為編年體,二十卷,復為《齊書》紀傳一百卷,及《平賊記》三卷。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1>,駭人視聽,大為有識所嗤鄙2>,然其採擿經史誤,為《讀書記》三十卷,時人服其精博。 〔注解〕 (1) 不軌不物:超出常軌,不合法度。 (2) 嗤鄙:輕視、不屑。嗤,音ㄔ。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