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和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日本傳統韻文。盛行於平安朝時代。今則專稱節奏為五、七、五、七、七共三十一音的短歌形態之情詩。
故態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到了唐代,重要性已經被詩所取代,不過仍有一些詩人以散體賦、騷體賦和俳賦的形式,創作了不少托物言志、情詠懷的短賦佳作。〈砥石賦〉便是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時,作以自勉。文中自述有一把寶劍,本來非常鋒利,被貶朗州之後,因為南方氣候潮濕,以致寶劍生鏽,甚至拔不出來。有一位朋友知道了,就送給劉禹錫一塊磨刀石。劉禹錫用這塊磨刀石砥勵寶劍,磨去鐵鏽,讓寶劍恢復原來的面貌。劉禹錫又把人世的順逆際遇都當成自己的砥石,勉勵自己要克服困境,磨去自身的缺點,成為賢能的人。後來「故態復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老毛病又犯了。出現「故態復萌」的書證如明.梅鼎祚《玉合記》第二九齣:「不欺師父,韓郎遣信到此,...
出死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便是長壽之道了。至於「出生入死」語義之轉變,所見的較早文獻是晉代潘岳的〈秋興賦〉。此文是潘岳借秋景寫他周旋於官場的無奈,和無法歸鄉的愁思,其中有一句「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是嘲諷自己看到安樂處,就忘了官場的處處危機,所以才會這樣不顧生死的在此留連忘返。後來「出生入死」就被用來比喻冒險犯難,隨時有喪失生命的危險。
薩都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308~?)字天錫,號直齋,元朝蒙古人。泰定四年以進士入官,累官御史,以彈劾權貴,遷閩海廉訪知事。性喜山水,優遊以終。工詩文,詩風流麗清婉,長於情。著有《雁門集》。
浪漫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無固定形式的情小曲(器樂曲)或歌曲。流行於十八世紀後期至十九世紀中期,曲調較為細緻,情感亦較豐富。如貝多芬的〈F大調浪漫曲〉、〈G大調浪漫曲〉。
畢卓持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畢卓嗜好喝酒,認為能持蟹暢飲,泡在酒池中,才是人生一大樂事。典出《晉書.卷四九.畢卓傳》。後比喻痛快喝酒,或借以發友好、放浪的情懷。
憤時嫉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文學上的改革,不僅影響了當代,也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宋代,振興了散文,稱之為「古文運動」。這一篇是韓愈發對社會、人性的看法,提到有一個姓談的書生寫了一篇〈崔山君傳〉,對不合理的社會現狀,表達了憤恨,以及憎恨邪惡的勢力,似有著隱遁的決心。而這個部分讓他覺得一般人很少能夠不與禽獸異物相同,而將人類應有的性情發揮到極致的。韓愈對人生所抱持的態度是屬於入世的,因為遵行儒家思想,對於社會應當貢獻己力,而非佛老那種出世、無為的消極生活態度。後來「憤世嫉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對痛恨腐敗的社會現狀及庸俗世態的痛恨。
純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重文學形式、表達技巧,且以情和唯美為圭臬的文學作品。相對於雜文學而言。
事與志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與願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是他的好友呂安為其兄呂巽誣諂繫獄,他仗義執言,卻受到牽連,在獄中藉以發情緒之作。他生性不與世俗同流,志在守樸全真,對於自己無端被陷害入獄,心中的哀痛和憤慨,是誰也比不上的。他感嘆身陷囹圄的殘酷事實,和本想「嗈嗈鳴鴈,奮翼北遊」──像雁一樣翱翔天際自在悠遊的願望相違背。最後他和呂安全因此被殺了。後人就以「事與願違」表示事實和願望相違背。
放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放救濟物資給災民。《三俠五義》第一五回:「本閣還要按戶稽查花名。秉公放賑,以民困。」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