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得隴望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岑彭為東漢人,新朝王莽時在自己的家鄉棘陽擔任縣官。後來劉秀起兵反新,欲光復漢王朝,岑彭便帶兵投靠,被任命為大將軍,立下不少汗馬功勞,頗得信賴與賞識。岑彭跟著劉秀一路打天下,攻克天水之後,便與偏將軍吳漢把叛將隗囂(ㄨㄟˇ ㄒㄧㄠ)圍困在西城,正當此時,劉秀卻因有其他要事而必須先回首都洛陽。劉秀雖然必須離開,但心中記掛的卻是另一個心腹大患,就是在西蜀擁兵自重的公孫述,於是在臨行前留了一封信交代岑彭:「等攻下了西城後,便可以直接發兵南下攻打西蜀的公孫述。」接著又嘆道:「人心總是苦於不能知足啊!攻下隴西,又盼望能進軍西蜀,其實每次發兵,我的頭髮、鬢角就要白一些啊!」後來劉秀的確也消滅了據隴的隗囂和據蜀...
寥若晨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寥若晨星」原作「廓落晨星」。晉朝張華〈情詩〉「廓落晨星稀」一句,原指清晨廣大遼闊的天空,星星十分稀疏的景象。演變到南朝齊人謝朓〈京路夜發〉詩:「曉星正寥落,晨光復泱漭。」及唐韓愈〈華山女〉詩:「黃衣道士亦講說,座下寥落如明星。」則以「寥落」一詞來形容清晨天上星星稀疏的景象。而出現「寥若晨星」這句成語的書證,則要到清朝章回小說《冷眼觀》第一○回:「須臾,各人所叫的堂差已如鳥獸散去,房裡依然剩我們四五個人,寥若晨星,倒覺耳目為之一淨。」才能見到。文中「寥若晨星」意指人數稀少。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長安淪陷,國家衰弱,人民處境艱苦有如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但上天沒有讓秦滅亡,主上英明神武,一定可以光復國土。」王永希望各州郡官員接到文書之後,在孟冬上旬率兵到臨晉會師,準備和姚萇、慕容垂決戰,可是,結果仍然不敵,王永兵敗後,苻丕南逃,他最後被晉將馮該殺死。「生靈塗炭」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此外,在《書經.仲虺之誥》中有一句話:「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意思是說:夏桀昏庸不能體恤人民,以致人民生活陷入艱困。文中「民墜塗炭」的語義和《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中的「生靈塗炭」相近似,也可參考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稀疏。如:「寥若晨星」。晉.周祗〈枇杷賦〉:「望之冥濛,即之疏寥。」《文選.謝朓.京路夜發詩》:「曉星正寥落,晨光復泱漭。」唐.李善.注:「寥落,星稀之貌也。」
恢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復原、回復、復興、規復、光復、收復
明目張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目張膽」原作「瞋目張膽」。據《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載: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張耳和陳餘都是戰國魏人。陳涉(即陳勝,秦陽城人)與吳廣起兵反秦時,張、陳二人一起投入陳涉旗下,並得到陳涉的重用。陳中這個地方的父老一致認為陳涉英勇反抗秦朝、光復楚地,功勞很大,希望立他為楚王。陳涉於是詢問兩人的意見,他們回答說:「秦朝暴虐無道,奴役百姓,搜括錢財,害得平民百姓國破家亡。將軍你有膽識,無所畏懼,不顧自己的生死,為天下除害。如今將軍剛到陳地,就想稱王,是將天下視為私有。希望將軍不要稱王,趕快引兵西進,立六國的後人為王,結合眾人的力量,一舉推翻秦朝,如此才能成就帝業。反之,今天在陳中稱王,恐...
淪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光復、收復
泄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怠惰渙散的樣子。《明史.卷二七七.陳子龍傳》:「中興之主,莫不身先士卒,故能光復舊物。今入國門再旬矣,人情泄沓,無異昇平。」《花月痕》第四六回:「封疆壞於各道節度,各道節度非有唐末之橫也,而平居泄沓,臨事張皇。」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英紛已積,含芳獨暮春。還如故園樹,忽憶故園人。 玩螢火  時節變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斂,繞竹光復流。 對雜花  朝紅爭景新,夕素含露翻。妍姿如有意,流芳複滿園。  單棲守遠郡,永日掩重門。不與花為偶,終遣與誰言。 種藥  好讀神農書,多識藥草名。持縑購山客,移蒔羅眾英。  不改幽澗色,宛如此地生。汲井既蒙澤,插楥亦扶傾。  陰穎夕房斂,陽條夏花明。悅玩從茲始,日夕繞庭行。  州民自寡訟,養閑非政成。 西澗種柳  宰邑乖所願,黽勉愧昔人。聊將休暇日,種柳西澗濱。  置鍤息微倦,臨流睇歸雲。封壤自人力,生條在陽春。 ...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y and Preeminence of the Female Sex)。 女性主義者 女權運動台灣光復到近日 [1] 1946 台灣省婦女會 台灣婦運進入高潮透過縣市分會傳遞女權思想,喚醒女性自覺.鼓勵婦女行使政權保護婦女人格.人權救濟失業婦女.訓練婦女職業技能.致力於廢除公娼(但廢娼不 及一年便因種種因素結束)[2] 1949 政府遷台 戒嚴 中國婦運領袖宋美玲及其幹部抵台,新領導群出現,婦女言論受到限制 ,以統一宣導婦女思想,論述集中於兩性平等後婦女對國家的責任問題舉辦婦女節慶祝大會宋美玲宣示以成為[良母賢妻.救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