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怙惡不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怙惡不悛」原作「長惡不悛」。據《左傳.隱公六年》載,春秋時,結鄰的陳、鄭二國時常發生爭端而彼此交惡。後來鄭國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夠與陳國和平共處。當時,陳桓公弟五父認為廣結善緣是國家的重要施政方針,因此建議接受講和。但陳桓公卻認為宋、衛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對於這樣失敗的結果,當時的人便加以評論說:「善不可丟失,惡不可滋長。」陳桓公因為不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後來「怙惡不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作惡多端,不肯悔改。
籠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四面八方加以覆蓋。[例]父親受傷至今仍昏迷不醒,使全家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
儘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用考慮其他因素或加以節制,隨意去做。[例]大家儘管吃,別客氣。
CIPP評鑑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的評鑑,用以確認受評鑑對象的優缺點,並提供改進的方向。背景評鑑的方法包括對研究對象作各種測量,並加以分析,而其目的即在審視所欲評鑑者的地位與環境。 輸入評鑑(input evaluation)輸入評鑑的主要取向在於為一項變革方案指示行動方針,其方式是尋求各種可能的途徑,並嚴加考察。輸入評鑑的全部用意即在幫助委託人在其需求及環境的前提下,考慮各種可能的方案策略,並發展一種適用的計畫。其主要目的,即在審度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是否能夠配合。 過程評鑑(process evaluation)過程評鑑基本上是對一個實施中...
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居為奇貨注音︰ㄐㄩ ㄨㄟˊ ㄑ|ˊ ㄏㄨㄛˋ漢語拼音︰jū wéi qí huò釋義︰視為是珍奇的貨品而加以收藏。見「奇貨可居」條。 01.《聊齋志異.卷四.促織》:「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 
狗尾續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軍、儀同三司,張林等諸黨皆登卿將,並列大封。其餘同謀者咸超階越次3>,不可勝紀,至於奴卒廝役4>亦加以爵位。每朝會,貂蟬5>盈坐,時人為之諺曰:「貂不足,狗尾續。」 〔注解〕 (1) 倫:司馬倫(?∼西元301),晉宣帝第九子,晉惠帝時,率兵入宮稱帝。 (2) 璽綬:天子的印章及組綬。指印璽。 (3) 越次:不循順序。 (4) 廝役:供勞役使喚的人。 (5) 貂蟬:古代武官帽子上的裝飾。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秦昭王囚孟嘗君,打算加以殺害。孟嘗君的門客,一個裝狗入秦宮偷狐白裘;另一個學雞叫使函谷關關門早開,孟嘗君因此而脫難。典出《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後以比喻有某種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漢書.卷九二.游俠傳.序》:「繇是列國公子,魏有信陵,趙有平原,齊有孟嘗,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勢,競為游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也作「狗盜雞鳴」。
螺旋式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程所發現的問題,將目前各年級較不易掌握教學方向與精神,課程目標中有關科學概念部分,將原有之法則概念加以簡併,歸納成5~6個即可,而每個法則性概念之形成與發展,將隨年級不同而有不同的規範說明,一則使課程目標之核心科學概念更易達成;二則使課程更具又彈性而不凌亂。就新課程課程結構而言,現行課程結構含有生物世界,物質學與地科學三大領域之內容,為了使目前課程之「概念-方法」組織結構更有效達成課程目標,擬將目前法則性概念加以簡併,科學過程技能之學習作層次性之...
始作俑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且覺得厭惡,為民父母者卻率獸食人,這樣如何為民父母呢?對於以俑陪葬這樣的行為,孔子都因俑太過於像人而加以嚴厲指責,更何況您是真讓人民活活餓死啊!」在此,「始作俑者」仍是指最初那個發明以俑陪葬的人,後來「始作俑者 」則被用來比喻首創惡例的人。如清人張潮《虞初新志.卷一.姜貞毅先生傳》引魏禧語:「北鎮撫司獄廷杖、立枷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勝道哉!」意思是說,「廷杖」、「立枷」這樣的刑罰,即使是秦代都沒有,發明這種殘忍刑罰的人,真是罪大惡極啊!
嘆為觀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嘆為觀止2 古例3 相似詞3.1 相反詞4 例句 嘆為觀止清 錢泳【履園叢話˙石仲山】:「若江寧之燕子磯、鎮江之金要焦兩山,、、、、皆不足奇,得此而嘆觀止矣。」觀止,所看到的事物皆盡善盡美,沒有再好的了。讚嘆所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無法加以描述。 古例春秋 魯 左丘明 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召季札觀樂於魯,見舞韶簫者,曰:『德治矣哉!……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譯文請季札在魯國欣賞音樂,季札看見樂者隨韶樂而起舞便說:「德行已經達到最好的了!......看到這裡已經好到極點了!如果有其他的音樂,我不敢請求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