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短詩,以五、七、五共三十七音組成。原為俳諧之連歌的初,稱為「發」。芭蕉以後成為獨立的表現形態,至明治時代正岡子規改稱為「俳」。中常出現季節性的用語,如:「古池や蛙とびこむ水の音」(松尾芭蕉作)。
有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表明事物有無的子,稱為「有無」。限用動詞「有」、「無」為述詞,如「君子有三樂」、「天下無難事」。
不離本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的語辭總不出本身職業的範圍。《黃繡球》第一○回:「我是業醫的,你們不要笑我三不離本行。」《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每到一處,開口三話不離本行,立刻從懷裡掏出捐冊來送給人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東晉以後據有今遼寧省南部、朝鮮北部等地,為唐高宗聯合新羅所滅。
恆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恆真(或譯為「同義反複語」、「套套邏輯」)指某個邏輯上的複合語,不論其組成的原子語(compontent atomic sentence)是否為真,此複合語恆為真時,則稱該複合語為「恆真」。如邏輯中「甲或非甲」(A or not-A)之複合命題,即是一恆真,倘若甲為真時,該複合命題為真;若甲為假時,該命題仍然為真(因非甲為真)。無論在哪種情形下,該命題均為真。此外,恆真也可指由恆真形式所代換而成的實際語,例如「蘇格拉底是人或蘇格拉底不是人」也是一恆真
  恆真之所似恆為真,來自於其所具有的邏輯形式或邏輯連詞(logical connective)保證其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子,以聯合、平行、比較、時間、因果等關係構成的,稱為「複」。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即為複的例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的類型。語法學依子結構特點、表達功能、語氣等不同標準,將型分成各種不同模式。如主謂、判斷、疑問等。
鉤章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辭艱澀。《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時進士益相習為奇僻,鉤章棘,寖失渾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冷言冷語。《官場現形記》第一八回:「說上去非但不聽,而且還要受他們的子。」
祈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表示請求、勸告、命令等語氣的子。通常省略主詞。如:「請勿吸菸。」也稱為「命令」。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