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9.89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康德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德(I. Kant)於一七二四年生於科尼斯堡(Königsberg),自一七四○年起在當地的大學攻讀哲學、神學及自然科學,並受吳爾夫-萊布尼茲學派哲學思想的影響。康德最後在一七七○年任科尼斯堡大學邏輯與形上學的教授。終其一生,生活單純簡樸,生活起居極為規律,雖未曾離開其鄉土,但著作的影響卻無遠弗屆。康德著作的要旨在於解開「人是什麼」,亦即「人之所以為人的條件」這項問題,由認知、道德、審美三個方面闡述。
  在認知方面,要解決「普遍有效性的知識如何可能」,康德一七八一年版的〔純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ft)中,首先將知識限定為數學、物理等自然科...
柏拉圖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柏拉圖(Plato)於西元前四二七年生於希臘雅典城邦—顯赫貴族之家。雖生於具民主素養的雅典,但由於經歷到政客們假民主之名處死蘇格拉底(Socrates)的殘酷事實,遂鄙棄民主,改倡貴族專政。曾遊歷義大利各地,回到雅典之後,於西元前三八八(或三八七)年在雅典西北郊外設立學苑(Akademia),講授哲學、數學、物理、天文等各類知識。這些講稿並未公諸於世,現今所見的〔對話錄〕則是他為當時社會上的知識分子所寫的一般性讀物。柏拉圖雖不斷周遊各城邦以推展其哲人王的理念,但並未被當時的政治環境所接受,他感到哲人王的理想無法實現,乃專心致力於學術著作及學院教育。柏拉圖的主要思想,只能由現今所流傳的〔對話...
道德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研究道德或倫理的起源、發展、原理及規範等,以達到人生真、善、美的理想境界的學問。
老莊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子和莊子的哲學思想。是先秦時期道家思想的主流。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如:「老莊哲學並不是消極避世的思想,而是追求生命自在、逍遙的一種哲學。」
經院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洲中世紀的教會哲學。運用邏輯和哲學方法討論、講授基督教的教義,設法調和理性與信仰間的衝突。但往往墨守經文,強加申釋。
運動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動哲學」是對人類遊戲、運動、體育或休閒經驗的反省活動;是利用哲學當一種工具和導引,使我們更能了解自己,成為比較有智慧的體育從事人員。其他相關的名詞尚有「體育概論」(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體育思想」與「體育原理」(principl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西方運動哲學發展的歷史脈絡,可大略區分為三階段:原初期(~1960)、形成期(1961~1964)與創發期(1967~ )。
  原初期出現了一些有關原則和基礎的教科書,較偏向於哲學。其中,三個作品產生極大的影響力:桑塔雅那(G. S...
朱子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子即朱熹,字元晦,其哲學論述在〔宋史〕中列為道學家,後世因其側重「理」字,多談「理」與「氣」,認為理是形而上的,氣是形而下的,故稱朱子為理學家;又因其論述以儒家為宗,近年哲學中又稱之為「新儒學」。由其論述內涵看,在儒家思想中,雜有道家思想成分,有集合多家思想之概,又兼朱子廣注經書,其學識涵蓋廣博,有集合前代思想的跡象,遂有人稱朱子為集中國哲學之大成者。
  朱子生當宋代名家如周濂溪、程顥、程頤、張載、邵雍之後,而以程頤(伊川)為宗,呈現出其個人的學說。其思想多見於〔朱子語錄〕,現有〔朱子大全〕將其語錄、文章、書信等俱收攬在內。其哲學要點如下:
  1.形上本體 :朱子...
狹義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狹義哲學目錄1 前言2 定義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一般來說,在我們所謂的哲學當中,其實最狹義的部分,可追溯至當年希臘學者所提出的愛智學,何謂愛智學,從希臘拼音當中,我們可以從PHILOS-SOPHY一字中看出端倪,前面一個單字為愛的意思,而後面則是所謂的智慧,因此二者合併起來就成為了愛智之學的由來,而後人將此學問稱為哲學。(註2) 定義
孟子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西元前(372~289),名軻,戰國鄒人,後世對其生卒年之說頗有歧異,普遍認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西元前372),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西元前289)。孟子生來就具有良好的稟性,父親早逝,由賢母教養長大,「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故事,傳誦至今不絕。長大之後,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或說受業子思之門人),專治儒術,精通五經,尤其擅長〔詩〕、〔書〕兩經,在〔孟子〕書中,經常引用這二經的文字來表達他的意思。
  孟子生長的時代,就政治環境而言,正是周室衰微、教化陵夷、諸侯放恣、民不聊生的混亂時期。諸子百家競起各立門戶,各談各的主張,處士們也常發出違背正道的謬論,社會現象表現出崇尚功利,...
中庸的道德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庸的道德哲學目錄1 前言2 舉例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勿走極端這個中庸金律,是亞里士多德倫理學說的中心思想,也是注重過程論的必然結果,那就是說,良好的品德,不是停留在兩個極點上,而是不會太過,也不會不及,恰到好處。介於過與不及之間的中庸,絕非數量上得中,若過是起點,不及是終點,而行為猶如從起點到終點的拋物線,最高點代表善,則中庸就有如下圖所顯示的狀況,處於過與不及兩極連續性的中,位置如何,雖難用算術方式加以測量,個別差異應列入考慮,比如說,一般人吃十磅食物太多,兩磅太少,二者皆不當,正確的分配是六磅,但是對體育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