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科技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技哲學」一詞廣泛的指以科技為主題進行批判反省的學說與論述;是受到二十世紀科技對社會影響力的擴張,以及哲學界對實踐哲學的重視,引發出的一股哲學風潮。特別在德國學者卡普(Ernst Kapp, 1808~1896)〔技術哲學基礎〕(Grundlinien einer Philosophie der Technik)一書出版後,此詞首度出現,促成這股學術風潮的形成。
  鑑於科技與各學術領域有密切關係,科技哲學具有一種多學科與科際整合的特性。就相關的學者而言,除傳統的哲學家,如海德格(M. Heidegger, 1889~1976)、杜威(J. Dewey, 1859~1952)、...
羅素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於一八九○年入劍橋大學研讀數學,後轉攻哲學。當時教授們雖以黑格爾(G.W.F. Hegel)傳統為主,但羅素則對布萊德利(Francis H. Bradley, 1846~1924)的學說極為欣賞。到一八九八年提出反駁觀念論的主張,因為在閱讀過黑格爾的[邏輯](Logik)後,認為黑格爾對數學所提出的觀念無意義。又發現布雷德利對實體的論證有誤,所以其時深信實在論(Realism)。
  一九○○年羅素出版了[萊布尼茲哲學批判釋義](A Critical Exposi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L...
聖多瑪斯阿奎納的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瑪斯(1225~1274)是中世紀著名的神學家和哲學家,他承繼其師大聖雅博(Magnus Albertus, 1206~1280)的思想,大量吸收並改造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哲學體系,使之與神學相融,是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集大成的主要代表人物。
  多瑪斯生於義大利那不勒斯(Naples)的阿奎諾(Aquino)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阿奎納伯爵是羅馬皇帝的侄子。五歲時,多瑪斯被送到蒙特‧卡西諾的本篤修道院(Benedictine Abbey of Monte Cassino)接受接育;十四歲時進入那不勒斯大學,在此時期,不...
語言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哲學哲學研究的一支,目的在以哲學方法分析語言符號、象徵之物,思想與真理間的關係,並及語言本身結構、語意、語法與語句等諸多性質和規則的研究。由於哲學思想全賴語言表達,所以語言可說是哲學活動的首要工具。而哲學以語言為基本工具,來表達所探討的問題,縱使應用文字符號,還是建基於語言上;也可說語言的探討是哲學家檢驗觀念的實驗場地,因而必須注意語言的效度,從而觀察語言的弱點,並隨時試探改進之道。
  從開端之處看,哲學家首先不免於考慮語言的基本因素,即是由字(或聲音)所構成的名詞及其意義。在這方面中國的荀子(後世推估約為西元前三百一十五年至二百三十年間人)在〔正名篇〕中已經說到:「制名...
哲學心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學從十九世紀下半期應用實驗法從事研究而趨向科學途徑,自本世紀始,成為一門新興的「自然科學」,但文獻中仍然存在著相當的哲學基礎:即若干心理學概念源自於哲學領域,或稱之為哲學心理學,以別於新興的科學心理學。
  哲學心理學被視為不科學之處,即是在哲學領域中探討心理問題時,往往從主觀和自觀(Self-Observation)出發,即是根據內省(Introspection)與自知(Self-Knowledge),因而重視意識(Consciousness)歷程和直接經驗,都以自觀為依據,經過描述和比較,再加以分析、抽象化後形成通用的法則(laws)。從近代開始,如笛卡爾(R. Desc...
教父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2~5世紀早期基督教為其教義辯護的一種思想體系。它是由既宣講又著作的護教者,即所謂的教父,根據《聖經》,並與古希臘、古羅馬哲學融合建立起來的。
認知論(道德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的認知論是指對道德的語句加以界定,能回答「什麼是善」、「善能不能認知」和「善如何認知」等問題。
  道德的認知論者可以自然主義為代表,認為能以經驗界的事實來界定道德或善的意義,即能以愛、欲望、快樂或功效等作為道德的內涵,如此能使得道德的標準具體化。此說的理由是:(1)當說「A是善的」時,善或其他的道德語句能夠界定;(2)這樣的語句不需再借助其他道德語句就能界定,例如說:「A是善的」。即能將之界定為「某人對於A有積極的興趣」。積極的興趣可視為喜愛、讚美,故「A是善的」是指「某人對A喜好、讚美」。簡單的說,就是「善是一項對某件事物積極的興趣」。同理 ,「惡是對某些事物消極的興趣」...
希臘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前六世紀出現於小亞細亞的哲學。原包含於希臘宗教之中,後獨立分化而出。由泰利斯(Thales)開啟先端。包含宇宙論時期,探究宇宙的始元;辯士學派,探究人類認識的限度;雅典時期,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完成體系論哲學
墨子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墨子是先秦諸子之一,其主張曾名聞於戰國時期,韓非將其與儒家並列為顯學,[漢書藝文志]載[墨子]書七十一篇,現只存五十三篇;其中若干篇皆分上中下,內容大同小異,後世以為可能出自墨家三派,係其三傳人相里氏、相夫氏、鄧陵氏三家各人所記而成;另亦或有後人附託之作。清代孫貽讓以為墨子書中古字古言,頗不易讀,因彙輯俞樾等校本,成[墨子閒詁],是頗為可讀的一種版本。
  墨子哲學,大部分為政治哲學,唯[經上]、[經下]部分,係屬概念的解釋,是先秦諸子書中不多見的,有益於知識及邏輯思考,彌足珍貴。
  墨子的政治哲學,自有其政治總體主張,其下又明顯的見於經濟、軍事、社會三方面,重點約略...
常識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初由里德、弗格森、斯圖爾特等人所組成的蘇格蘭學派所提出來的哲學。此派以為在一個正常的、質樸的人的實際知覺中,感覺絕不僅只是觀念或主觀的印象,而是帶有和那些屬於外在事物的性質相一致的信念。此種信念,里德認為屬於常識和人類的理性。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