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2.24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延熹七年立於山東省曲阜縣孔廟的碑。書法精妙,為漢碑中的上品。孔是孔子的十九世孫,孔融之父,死後門人故吏為之立碑。
飛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地球上發射而能在宇空間航行的飛行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太空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秦代故事戲。敘述趙高與其婿匡忠有仇,而設計陷害匡氏一門,趙女豔容只得歸家。後二世見趙女貌美,欲立為嬪妃,趙女守貞不從,並佯狂以拒二世的故事。
開放宇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宇膨脹的速度雖然逐漸減低,但不會減低到零,將會永遠膨脹下去的學說。
火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脫離地心引力的限制,而發射到太空或其他星球的火箭。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僖宗乾符年間,周朴因遇黃巢之亂,不屈從黃巢而被殺。朴死後,僧人樓浩蒐其詩百篇,編成《周朴詩集》二卷。唐人林嵩為《周朴詩集》寫了一篇序文,文中說到周朴一生淡泊名利,放縱心靈於山林宇之中,視富貴如浮雲。與當時的建州刺史李頻、處士方干結為詩友,其間往來之詩作,都是「膾炙人口」,為人所稱美傳誦的好作品。文中「膾炙人口」原用於比喻美妙的詩文為人所讚賞、傳誦,後則亦用來比喻事物精妙而備受稱誦。
全人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而為人,我們的軀體和心靈都是深刻的、緊密的、不可分割的,緊緊「相連(connected)」於「宇」、「天」及自身的「社會文化」當中。在台灣,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理念,最早是由中原大學所倡導,該校於四十週年(1995年)校慶時,揭開「中原四十、邁向全人」,並以「天、人、物、我」四大學習面,開展全人教育的思維與策略)。1999年教育部受到該校辦學方針的感召,提出「全人教育、溫馨校園、終身學習」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教育願景。至此,台灣教育界開始有一批學者及實務人士開始深入探究全人教育的學理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贊許。《管子.合》:「主盛處賢,而自予雄也。」《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傳》:「魯嚴公夫人殺世子,齊桓召而誅焉。《春秋》予之。」
滄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貢師泰〈天台山林氏山齋四詠.琅玕谷〉詩:「俯仰宇間,滄海眇一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