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0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廟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寺廟管理員。如:「這支籤根據那廟公的解析,說是凡事能逢凶化吉呢!」也稱為「廟祝」。
頭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聚賭抽頭的人。《紅樓夢》第一二回:「這也不妨,寫一個賭錢輸了外人帳目,借頭家銀若干兩便罷。」
2.發牌時第一順位者。
3.閩南方言。稱老闆、店主為「頭家」。如:「我們頭家是出了名的大好人。」
4.閩南方言。閩南婦人稱丈夫為「頭家」。
哼哈二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為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作者根據佛教守護寺廟的兩位門神,附會而成的兩員神將。形象威武凶猛,一名鄭倫,能鼻哼白氣制敵;一名陳奇,能口哈黃氣擒將。後用以比喻權勢者手下,狼狽為奸、仗勢欺人的兩個人。如:「他們二人仗著在官府做事,便胡作非為,真是名副其實的哼哈二將。」亦可比喻行為迥異卻能相互配合的一對伙伴。清.邱園《虎囊彈》:「(淨):『來!咱問你:兩旁兩個鳥大漢他叫什麼?』(丑):『這是哼哈二將。』」
掛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遊方僧侶投寺寄住。[例]這間寺廟常有和尚來掛單。
中元普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活動。臺灣民俗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以廣施的法力,舉行的超渡孤魂野鬼及眾生的祭典。在這天臺灣民眾們多會準備豐盛的供品與紙錢來敬拜所謂的「好兄弟」。此外,佛教與道教等宗教團體也都會舉辦普渡法會,為過世親人、祖先以及無主的孤魂野鬼進行超渡儀式。如:「中元普渡時,寺廟會舉行豎燈篙、放水燈等民俗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階。宋.蘇軾〈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詩:「南望功臣山,雲外盤飛磴。」清.蔣士銓《冬青樹》第二九齣:「都認做鬼門關程途幽渺,哪知是俺上青雲梯磴逍遙。」
常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到頭、長期。[例]這間寺廟歷史悠久,常年香火不斷。
捏麵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玩偶造型越來越豐富,「捏麵人」的說法也在此時出現。每逢廟會、祭神,總能看到捏麵攤,不少信徒也會在寺廟做醮的場合請店鋪製作大量捏麵作為供品,維妙維肖,與真物幾無二緻,而捏麵師傅們精湛靈巧的指法,也經常吸引孩子們駐足。(同註2)目前最有名的捏麵師傅是新莊人黃文榮,在他幼年時,廟宇常請捏麵師傅為小孩捏玩偶,從而引起他的興趣,之後更靠著自己摸索成為匠師。黃文榮最驕傲的作品是1983年應鹿耳門聖母廟之邀製作的千里眼像,高6尺,可說是當時全臺灣最大的捏麵人,可惜因為麵粉保存不易,不久便發霉,現在只餘照片可茲見證。(同註2) 製作...
出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開俗世的家,到寺廟為僧尼。[例]他為了精研佛法,決定出家修行。
階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層層高起的臺階。如:「沿著階梯往上走,你就可以看到一座寺廟。」南朝梁.何遜〈七召八首之二.宮室〉:「百丈杳冥以飛跨,九層鬱律以階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