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46.83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十惡不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大清會典則例.卷一二五.刑部.秋.欽卹》:「十二月欽奉恩詔,除十惡不赦外,犯法婦人盡行赦免。」
死灰復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灰復燃」原作「死灰復然」。西漢時,韓安國在梁孝王前做中大夫,深受梁孝王的器重,後來卻因犯法而被拘禁在蒙地的監獄中。當時的獄吏田甲對他百般羞辱,韓安國非常憤怒,對田甲說:「已經熄滅的灰燼,難道不會再有燃燒起來的一天嗎?」意思是說表明自己只是一時的落難,終究會有東山再起的一天!然而田甲卻回答說:「如果死灰再度復燃的話,那我就撒尿把它熄滅。」過沒多久,梁國內史官正好出缺,朝廷再度重用安國,派他做了內史官。田甲一得知這個消息,害怕韓安國會向他報復,於是就慌張的趕緊逃跑。韓安國因為找不到田甲,就放話說:「田甲如果再不出現,我就要殺他整個家族。」田甲聽到消息後,非常害怕,只好打著赤膊,去向韓安國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法的人所受的罪刑。如:「刑罰」、「責罰」。《書經.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
1.懲治。如:「處罰」、「懲罰」。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有一老翁犯法,謝以醇酒罰之。」
以身試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顧法律的制裁而故意犯法。《漢書.卷七六.王尊傳》:「故行貪鄙,能變更者與為治。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文明小史》第六○回:「哼哼,他倒敢以身試法嗎?」
貪贓枉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官員接受賄賂而違犯法令、破壞制度。[例]公職人員不可貪贓枉法。
開門揖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公死時,適逢戎人作亂,伯禽家中雖有喪事,卻仍立即出征與戎人作戰,並未遵守喪制。 (6) 姦宄:犯法作亂的人。宄,音ㄍㄨㄟˇ。 (7) 巡軍:巡視軍隊。
逼上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滸傳》中眾多好漢因受到官府逼迫,上梁山造反。後比喻被迫走上絕路,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不應做的事。如:「做人不要太絕,以免把他逼上梁山,做出觸犯法紀的事!」
調虎離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饒了他吧!」孫悟空一聽,就告訴如意真仙,這次用「調虎離山」的計策,已經順利取了水,且念在他之前不曾犯法,於是就放了他一馬,並且警告他以後再有人來取水,不可以再有要挾、勒索的行為。後來「調虎離山」就用來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的據點,以便趁機行事,達成目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塵土。如:「風吹得到處都是灰。」《文選.陸機.挽歌三首之二》:「昔為七尺軀,今成灰與塵。」《宋史.卷一八二.食貨志下四》:「東南鹽禁加密,犯法被罪者多,民間食鹽,雜以灰土。」
明知故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知法犯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