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4.8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初始效應和新近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解釋是:我們對最先呈現的項目有較多的注意,並且投入較多的心力。如同本章先前所提到的,要在長期記憶內確立新訊息,心裡的複誦是很重要的。一般而言,我們對首先呈現的項目會比對後來的項目有較多的心理複誦。相對地,新近效應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在最後項目與測驗之間很少有或根本沒有其他訊息介入。 舉例老師應該考慮初始效應和新近效應的問題。這些效應意味著,在一節課開始或結束前所教導的訊息,比其他時間教導的訊息更可能保留下來。為運用這個現象,老師應該在上課時,將最重要的新概念放在該節課的最前面,然後在該節課結束前做摘要。許多老師一開始上課...
顧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顧忌、憂慮。[例]確立奮鬥目標後,即當放手去做,不必顧慮太多!
精熟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熟教學理論源自於心理學之精熟學習的概念。其實際運作,就是教師將教學之目標與條件界定,確立達到何種表現標準為精熟,未達此一標準為未精熟。教師未使學生之學習達到熟練目標,需要將教學內容分成連續性之小單元。精熟教學成功之要素,在於進行補救教學策略。在形成性測試後,藉由教師或精熟小老師,針對未達精熟者之個別缺失,進行相關之補救教學活動以發揮效果。目錄1 理論2 貢獻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理論1.華虛本(C.W. Washburne)與莫禮生(H.C. Morrison)時期:認為所有教學結果都是在達到”精熟”要求,而不是在”...
事後回溯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眾傳播之報導(mass communication)。目錄1 研究步驟2 =確認研究問題2.1 確立假設2.2 選取比較組2.3 控制無關變項2.4 蒐集與分析資料2.5 發現的詮釋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研究步驟事後回溯研究雖然無法操縱自變項和不可能隨機分派受試者於各組,但有好幾個程序可用來設計,以增進控制和限制似乎合理之競爭性假設。 =確認研究問題事後回溯之首要步驟,在於確認包含依變項可能之原因在內的研究問題。對可能原因之選擇,是根據以前研究,以及研究者解釋被研究現象之觀察結果而來。
佐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證明、證實。[例]所有新產生的理論都必須不斷的加以佐證,才能真正獲得確立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第一卦。依據司馬遷《史記》的記「文王拘而演周易」,後人因此認為《易經》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時候確立,是周文王奠定了《易經》以「-{乾}-」為第一卦,並為每一卦寫下「卦辭」(卦像的解釋)。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則被認為是「爻辭」(每一爻的解釋)的創立者。卦辭和爻辭的內容不單影響周朝的歷史,也影響到「詩經」的文學風格。《十翼》被認為是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與再傳弟子作品。它是對《易經》的詮釋,有十篇,包括:一、彖上傳,二、彖下傳,三、像上傳(又稱「大像」),四、像下傳(又稱「小像」),五、繫辭上傳,六、繫辭下傳,七、...
陽剛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asculinity)係指在性別實踐的形構中,它具現在那些我們稱為父權的現象或關係之中,亦即用以確立男人掌控女人臣屬的機制,在文化上佔優勢、宰制與主導的地位。其權力的建立涉及到文化概念和制度性權力之間存在的相互關係。 臣屬陽剛特質(subordinated masculinity)趨於弱勢的陽剛特質形式,常出現在街頭暴力、經濟、法律制度上的歧視,以及象徵層次上。例如:男同性戀者的性別特質屈服、順從於異性戀男性特質的現象。 共謀式陽剛特質(complicit masculinity)此指絕大多數男性雖然不是直接參與、實...
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圈。 中華文化  西漢武帝前推行黃老之術而以「無為」治國。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黷百家,表章六經」,確立鞏固了孔子學說在中華文化中的主軸地位,恢復六經的正統地位,孔子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所著三民主義民生主義第二講:「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參考資料http://learn.pmes.tyc.edu.tw/維基百科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作品中都有反映。力主「文以載道」,自云:「己之道,乃夫子、孟軻、揚雄所傳之道」。於〈原道〉一文,更確立儒家道統譜系,以承繼者自任。攘斥佛老,擯除諸子百家之說。文學成就:韓愈長於詩文,力斥當時駢文,提倡古文,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推展唐代古文運動。其文章以排斥佛老,闡明儒家之道為宗旨,長於議論,〈師說〉、〈送董邵南序〉、〈原性〉、〈原道〉、〈諫迎佛骨表〉、〈進學解〉、〈送窮文〉,備受傳誦。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詩有論者以為可以列李白杜甫之後,居全唐第三。韓詩以文為詩,以論為詩,求新求奇,有氣勢,對糾正大曆詩風起到了一定...
競值架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要追求的價值,這也就是「競爭價值」的精髓。雖然其中必然有衝突的價值出現,但在多元弔詭的環境中,唯有確立組織願景及目標,並各面向兼顧,組織才能獲大最佳效能。 關鍵字中文:競值架構英文: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CVF 參考文獻吳勁甫(2006)。競值架構運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9(2),155-186。吳勁甫(2007)。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之衡量。學校行政雙月刊,52,163-192。陳麗玉(2007)。競值架構對我國高等教育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