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心相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1>自如來2>付法3>迦葉4>已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異;能印所印,俱難契會,故得者少。然心即無心,得即無得。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祖庭事苑.卷八.心印》。 (2) 如來:佛的另外一種稱號。意謂像過去諸佛那樣的來去。 (3) 付法:傳授佛法。 (4) 迦葉: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摩訶迦葉的簡稱。〔參考資料〕 《祖庭事苑.卷八.心印》達摩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豐衣足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飽食豐衣注音︰ㄅㄠˇ ㄕˊ ㄈㄥ |漢語拼音︰bǎo shí fēng yī釋義︰飽,猶「足」。「飽食豐衣」即「豐衣足食」。見「豐衣足食」條。 01.宋.邵雍〈學佛吟〉詩:「飽食豐衣不易過,日長時節奈愁何!求名少日投宣聖,怕死老年親釋迦。」 參考詞語︰豐衣美食注音︰ㄈㄥ | ㄇㄟˇ ㄕˊ漢語拼音︰fēng yī měi shí釋義︰猶「豐衣足食」。見「豐衣足食」條。 01.《宋史.卷四七九.列國世家二.西蜀孟昶傳》:「吾父子以豐衣美食養士四十年,及遇敵,不能為我東嚮發一矢。」 參考詞語︰足食豐衣注音︰ㄗㄨˊ ㄕˊ ㄈㄥ |漢語拼音︰zú shí fēng yī釋義︰即「豐衣足食」...
唯我獨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釋迦牟尼一出生時,即朝四方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見《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三.太子成道經一卷》。後形容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孤家看來,朝裡朝外,唯我獨尊,若要舉事之時,那一個敢道個不字兒。」也作「唯吾獨尊」。
節外生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一》1>一向目視雲霄,壁立千仞,則孤負諸聖;一向拖泥涉水,灰頭土面,則埋沒自己。如今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且貴正眼流通。還委悉麼?直饒高步毘盧頂,不稟釋迦文,婢視聲聞,奴呼菩薩底來,也須亡鋒結舌,自餘故是出頭不得。所以道:三世諸佛只言自知,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詮註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據本分草料,猶是節外生枝。不涉化門一句作麼生道?陣雲橫海上,拔劍攪龍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引)、宋.朱熹〈答胡季隨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參考資料〕 ■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
心驚膽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驚膽戰」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典源出自〈維摩詰經講經文〉。其中有一段敘述維摩詰假稱身患疾病,藉著眾人來探視他時,得以教化眾生。釋迦世尊也派他的弟子前去探視,但是大家都因為維摩詰的辯才太了得,沒有人想要代表去探視。於是世尊要彌勒菩薩去探視維摩詰,彌勒菩薩回答世尊說:「世尊,我恐怕也不能勝任。因為我曾在兜率天宮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修習到得不退轉法時,維摩居士的對我的一段反論,現場的人聽了後,都同時證入無生法忍的境界。當時,我覺得十分慚愧,憂慮惶恐,對自己的不足感到驚慌害怕。我與他的境界實在是差太遠了,所以恐怕沒有辦法代表大家去探視維摩居士,希望世尊能夠改派別人去。」原文的「膽戰心驚」...
空前絕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一無二,超越古今,無與倫比。[例]孔子、耶穌、釋迦牟尼等,在人類文化史上都是屬於空前絕後的超級人物。
十大弟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將摩訶迦葉、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富樓那、摩訶迦旃延、阿那律、優波離、阿難陀、羅睺羅為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唐.白居易〈三教論衡〉:「又如仲尼之有十哲亦猶如來之有十大弟子。」
無能為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四.槐西雜志四》:「此罪至重,微我難解脫,即釋迦牟尼,亦無能為力也。」
現身說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景德傳燈錄.卷一.釋迦牟尼佛》:「度諸天眾,說補處行,亦於十方界中現身說法。」
涅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滅渡、寂滅。佛教上指滅盡所有的煩惱,永不再輪迴生死,是佛教修行者的終極理想。一般也用來尊稱出家人去世。[例]釋迦牟尼認為涅槃就是人滅除自己的欲望、憤怒、無知以後所達到的境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