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5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驚弓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鳴悲。飛徐者,故瘡8>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9>而驚心未至10>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也。』今臨武君11>嘗為秦孽12>,不可為拒秦之將也。」 〔注解〕 (1) 更羸:戰國時代魏國人,生卒年不詳,擅長射箭。羸,音ㄌㄟˊ。 (2) 魏王:戰國時代魏國國君,未知確指何人。 (3) 京臺:高臺;京,高。一說:臺名。 (4) 下:使落下。 (5) 有間:不久;有一會兒。間,音ㄐ|ㄢˋ。 (6) 孽:言有傷痛,如孽子身有隱痛。 (7) 徐:緩慢。 (8) 故瘡:舊傷。 (9) 息:消除;痊癒。 (10) 至:一本作「去」,當從之。 (11) 臨武君:楚國將領,生卒年...
日薄西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龍蛇般沈潛在水中,等待機會的來臨。所以他常取用〈離騷〉的詞句寫文章來論述屈原,其中有兩句「臨汩羅而自兮,恐日薄於西山」,就是他認為屈原自己在〈離騷〉裡寫到「老冉冉其將至」、「日忽忽其將暮」等,覺得自己來日無多,希望上天能多留點時間,讓他有一展抱負的機會,但最後為何又走上絕路呢?揚雄在句子裡用太陽西沉來比喻生命即將到盡頭,後來「日薄西山」演變為成語,就被用來比喻人已近老,生命將盡;或事物接近衰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織布時用梭穿織的橫紗或編織物的橫線。《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南朝梁.劉孝威〈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經稀疑杼澀,緯斷恨絲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3.分離。如:「離開」。三國魏.阮籍〈大人先生歌〉:「天地解兮六合開,星辰兮日月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可遵守的法度、準則。《文選.劉琨.勸進表》:「中興之兆,圖讖垂典,自京畿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
明鏡高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懸」。見「明鏡高懸」條。 01.清.李漁《比目魚.第三二齣》:「若非秦鏡高懸,替老夫伸冤雪枉,不止身一旦,亦且遺臭萬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鹽醃食物。《禮記.內則》:「布牛肉焉,屑桂與薑,以灑諸上而鹽之。」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十四.天魚》:「流光中一魚,……橋下一細家取欲烹食,其妻鹽而藏之。」
多難興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人之難,不可虞也。恃此三者,而不脩政德,亡於不暇,又何能濟?君其許之!紂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周是以興,夫豈爭諸侯?」 〔注解〕 (1) 恃:依賴、依仗。 (2) 險:險要的地勢。 (3) 務:盡力從事。 (4) 亨神人:亨神人,指人、神相通;通達人神,可得人和、獲天助。亨,通達。 (5) 務:追求。 (6) 虞:料想、猜測。 (7) 守宇:所守的領域。
蠢蠢欲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昭公二十四年》鄭伯如晉,子大叔相,見范獻子。獻子曰:「若王室何?」對曰:「老夫其國家不能恤1>,敢及王室!抑2>人亦有言曰:『嫠不恤其緯3>,而憂宗周之,為將及焉!』今王室實蠢蠢4>焉,吾小國懼矣。然大國之憂也,吾儕何知焉?吾子其早圖之,《詩》曰:『缾之罄矣,惟罍之恥。』王室之不寧,晉之恥也。」獻子懼,而與宣子圖之,乃徵會於諸侯,期以明年。 〔注解〕 (1) 恤:音ㄒㄩˋ,憂慮。 (2) 抑:不過。 (3) 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寡婦不憂慮自己紡織的緯紗,而掛念王朝的滅。比喻忘身憂國。嫠,音ㄌ|ˊ,寡婦。宗周,指周王朝。因周為所封諸侯國之宗主國,故名。 (4) 蠢蠢:動...
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世稱《不修春秋》《公羊傳》莊公七年:“《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復。’君子修之曰:‘星如雨。’”。傳統上認爲《春秋》是孔子的作品,最早《孟子・滕文公下》載:“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這種說法一貫是學界主流白壽彝《中國史學史》、衛聚賢《古史研究》、蘇淵雷《讀春秋及三傳札記》以及沈玉成《春秋左傳學史稿》等學者均持是說。,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唐代史家劉知幾首先對孔子修《春秋》發生懷疑《史通・惑經》,孫覺《春秋經解・周麟之跋》、陸佃《陶山集・卷十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