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6.02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賞功罰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獎賞有功的人,罰有罪的人。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陳綱紀賞功罰罪,受黜陟同荷聖恩。」《隋唐演義》第五○回:「與死者發喪,周給其家屬,賞功罰罪,以安眾心,畜養銳氣,再進兵伐許。」
包藏禍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唯大夫圖之。」子羽曰:「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1>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小國失恃,而諸侯,使莫不憾者,距違2>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懼。不然,敝邑,館人3>之屬也,其4>敢愛豐氏之祧5>?」伍舉知其有備也,請垂櫜而入。許之。 〔注解〕 (1) 安靖:安定。 (2) 距違:抗拒違背。 (3) 館人:看守館舍的人。 (4) 其:豈、難道,表示反詰。 (5) 豐氏之祧:豐氏宗族的始祖廟。豐氏,公孫段之賜姓為豐,故豐氏即指公孫段的宗族。祧,音ㄊ|ㄠ,遠祖廟。
狐死兔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兔死狐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兔死狐悲」原作「狐死兔悲」。敦煌變文中有篇〈鷰子賦〉,說了一個故事:鷰子因為剛築好的巢被黃雀霸占,又被黃雀一家人打傷,心有不甘,一狀告到法官鳳凰面前。經過審理,黃雀被判杖責下獄,鷰子感到很欣慰,直罵黃雀是惡有惡報。一旁的鵙(ㄐㄩㄝˊ)鴿和黃雀是兄弟,看不過去地上前說:「我為我哥的行為感到羞愧,但是我曾聽過『狐死兔悲、物傷其類』這麼一句話,因為同類遭到不幸而感到悲傷。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何況是同類。他犯錯受到罰是應該的,你何必在背後辱罵詛咒他呢?」後來「兔死狐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因同類的不幸遭遇而感到悲傷。
戒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塾師責學生所用的鎮尺。清.李漁《比目魚.改生》:「戒方終日不離頭。」也稱為「界尺」、「戒尺」。
片言一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零碎、簡短的文字。唐.李邕〈兗州曲阜縣孔子廟碑〉:「片言一字,勸善惡,誘進後人,啟明先覺。」也作「片言隻字」、「片語隻辭」。
誅一警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罰或殺掉一人以警戒眾人。宋.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其間凶殘之黨,樂禍不悛,則須敕法以峻刑,誅一以警百。」
罪有攸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責有所歸屬。《封神演義》第二回:「賜爾姬昌等節鉞,便宜行事,往其忤,毋得寬縱,罪有攸歸。」
一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唯一的準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奸慝戒,實良史之直筆,農夫見莠,其必鋤也:若斯之科,亦萬代一準焉。」
僥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求利祿,競相奔走。《梁書.卷四九.文學傳上.鍾嶸傳》:「臣愚謂軍官是素族士人,自有清貫,而因斯受爵,一宜削除,以僥競。」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上》:「蓋欲稍資俸給,其官吏不務至公,以差遣徇僥競者極眾。」
淳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樸實而善良。《宋史.卷四一三.趙必愿傳》:「立淳良、頑慢二籍,勸人戶。」《醒世姻緣傳》第一七回:「那時節的百姓真是淳良,受他這般的荼毒,扁擔也壓不出個屁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