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8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賞罰不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獎賞與罰不能取信於民。《管子.權修》:「賞罰不信,民無廉恥,而求百姓之安難。」《韓非子.初見秦》:「號令不治,賞罰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盡其民力,彼固亡國之形也。」
品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區分官吏品級的官服。《新唐書.卷一六五.列傳.鄭餘慶》:「每朝會,朱紫滿廷而少衣綠者,品服大濫,人不以為貴,帝亦惡之,始詔餘慶條奏革。」《金史.卷三○.禮志三》:「享日質明,百官各服其品服。」
罰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罰的契約。《紅樓夢》第三七回:「以後錯了,也要立個罰約纔好。」《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原來這海馬周三,名叫周得勝,便是那年被十三妹姑娘刀斷鋼鞭,打倒在地,要給他擦脂抹粉,落後饒他性命,立了罰約的那個人。」
遲回觀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疑等待,不作決定。《清史稿.卷二四四.李森先傳》:「上孜孜圖治,求言詔屢下;而諸臣遲回觀望者,皆以從前言事諸臣,一經創,則流徙永錮,相率以言為戒耳。」
其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今、現今。《書經.呂刑》:「其今爾何,惟時苗民匪察于獄之麗。」
夜雨秋燈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宣鼎撰,十二卷,分三集。皆雜記所見聞之事,多寓勸之意。
黜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廢除官銜,加以罰。《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緣》:「聞唐寅恃才豪放,不修小節,正要坐名黜治。」
相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諒解。《左傳.成公三年》:「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各其忿,以相宥也,兩釋纍囚,以成其好。」
寒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貧寒而出身卑微。《晉書.卷七一.熊遠傳》:「今朝廷法吏多出於寒賤,是以章書日奏而不足以物。」《南史.卷四九.庾杲之傳》:「而州人范興話以寒賤仕叨九流,選為州主簿。」
賞一勸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獎賞一人以激勵眾人。隋.王通《文中子.卷九.立命》:「賞一以勸百,罰一以眾,夫為政而何有!」也作「賞一勸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