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瞭如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瞭,明白、清楚。指掌,指著自己的手掌。「瞭如指掌」表示對事情的了解如手掌般的清楚。語本《論語.八佾》。後用「瞭如指掌」比喻對事情的狀況了解得非常清楚。 △「一目了然」
欲速不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小利,反而無法做成大事。」孔子之所以這樣說,那是因為雖然事情做得快,做得有效率是好的,但若以快為唯一目的,就難免馬虎隨便,忽略許多應有的細節,甚至可能因而出錯。如此,就必須花更多時間去補救錯誤,事情反而做不成。孔子所說的「欲速則不達」,便是這個意思。所以後來「欲速不達」就被用來表示想要求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的意思。例如宋太祖趙匡胤立國之初,所統治的地方只有黃河、淮河流域一帶,北有契丹和北漢,西有後蜀,南有荊南、南唐、南漢、吳越等國家,讓宋太祖坐立難安,希望能儘快把這些小國消滅或制服,以完成統一大業。開寶二年,宮中舉辦春宴時,太祖就與大臣魏仁浦耳語道:「我想親自帶領軍隊去討伐北漢,你覺得怎麼樣...
天造地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宋.樓鑰《攻媿集.卷五六.揚州平山堂記》:「蜀岡江南諸山,一目千里,而王荊公亦謂一堂高視兩三州者也。天造地設,待人而發。」
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楚、明瞭。[例]一目了然、了然於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怒吼。如:「叱吒」。《山海經.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善吒。」
艾德華個人偏好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紊的傾向。4.表現(exhibition,Exh):希望獲得別人注意,常藉機智的語言或行為,以達到此一目的,喜歡談論本身的的成就和功績,或別人不能回答的問題。5.自主(autonomy,Aut):傾向於自由行動,自作主張,不喜歡接受規則或習慣的約束,不願為責任或義務所規範。6.親和(affiliation,Aff): 樂於郊遊、參加團體活動,並忠於朋友的傾向。7.內省(intraception,Int):分析本身的動機與感情,喜研究別人的行為,且常設身處地推斷他人行為的傾向。8.求援(succorrance,Suc):希...
需求法則的例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吹捧,帶來高度消費的社會,造成了青少年在流行商品購買逐漸趨向炫耀性,購買炫耀財的理由為:名牌可使人一目了然,使他人知曉自我身分,藉此標榜自我獨特性及金錢之擁有,引發同儕間的羨慕或嫉妒(比較心理),獲得他人認同,進而成為團體中的意見領袖。[註二] 季芬財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經濟學家季芬(Robert Giffen,1837-1910)發現當時英國進口的麥價提高,使得麵包價格上漲,而奇怪的是工人階級反而消費更多麵包,有違一般需求法則(價格上漲,需求量降低),後人對具有這種現象的物品就稱為季芬財(Giffen good...
舒服的內在狀態,例如喜歡坐雲霄飛車的刺激與驚嚇感,讓自己處於不舒服的緊張驅力狀態。因此降低驅力並非唯一目標,有可能尋求將驅力維持在某個最佳水準的傾向。1950年代的感覺剝奪(sensory deprivation)實驗研究,發現人類對環境刺激皆有其獨特「激起之適度水準」(optimal level of arousal,OLA),且個體對刺激所做的反應強度,因人而異,多數會避免過多的環境刺激和內在壓力,或尋求較少的刺激經驗,以減少不愉快反應,並藉此獲得適宜的刺激。簡言之,個體唯有在適度刺激的情境才能感到愉快、自在。 參考...
一清二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分清楚、明白。如:「目擊證人將案發經過說明得一清二楚,使人信服。」
虛晃一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假的動作掩人耳目以達成另一目的。[例]由於他靈機一動,在緊要關頭虛晃一招,終於騙過對手而獲得勝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