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鼻子。《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五.灤陽消夏錄五》:「所蓄犬,忽人立怒號,兩爪抱持齧婦面,裂其鼻準,併盲其一目。」
|
不可思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維摩詰經.不思議品》:“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 2.語譯 原為佛教用語,指思維和言語不能達到的微妙境界。後指事情不可想像,難以理解。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不可捉摸 神乎其神 相反詞 一目了然 心知肚明 5.例句 他年紀那麼小,怎能背誦這麼多唐詩?真是不可思議。
|
雀屏中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被選為女婿。故事是說唐高祖李淵年輕時,因射中畫在門屏上的孔雀眼睛,所以被選為女婿。#典出《舊唐書.卷五一.后妃列傳上.高祖太穆皇后竇氏》。後亦用「雀屏中選」泛指被選中。
|
目不見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暫時放棄齊國,而移兵攻打楚國去了。(註1) 應用別人的缺失容易看出來,因為我們對眼前的事情,一般都能一目了然;自己的缺失就不易覺察出來,因為它就像睫毛生長在眼睛的上方,是自己目力所及不到的地方。「目不見睫」引伸自齊國說客的話,便是指人們往往看不見自己缺失的意思。(註1) 例句小花只會指責別人的錯誤,但卻「目不見睫」,從來就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註1) 引用相關文獻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石光中編著,西北出版社,頁44。註2:成語故事集,張行編著,龍韻出版社,頁179。
|
應接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目不暇給,手忙腳亂反義:一目了然,一望無遺,左右逢源,勝任愉快,遊刃有餘,應付自如辨似: 暇,音ㄒ|ㄚˊ。空閒。不可寫作「遐」。 「應接不暇」及「目不暇給」都可用來形容東西太多,來不及觀看。 「應接不暇」適用範圍較廣;「目不暇給」僅適用於眼睛來不及觀看。 應接不暇 目不暇給 辨似例句 ○ ○ 坐在火車裡欣賞沿途風光,窗外的美景一幕幕發過,令人~。 ○ ㄨ 這家商店推出清倉拍賣的活動,人潮洶湧,店員忙得~。
|
有目共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眾所周知、一目了然
|
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帳幕。如:「車帷」、「帷幕」。《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西門豹傳》:「為治齋宮河上,張緹絳帷,女居其中。」《新唐書.卷二○五.列女傳.房玄齡妻盧傳》:「盧泣入帷中,剔一目示玄齡,明無它。」
|
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生物學中分類的階層名稱。分階於「目」之下,指同一目的生物按相似特徵分為若干科,由一群親緣關係相近之屬所組成。如:「貓科」、「桑科」、「禾本科」。
|
洞若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一目了然,明察秋毫,瞭如指掌反義:如坐雲霧,霧裡看花辨似: 「洞若觀火」及「明察秋毫」都有看得一清二楚的意思。 「洞若觀火」側重於形容觀察透澈深遠;「明察秋毫」側重於形容觀察鉅細靡遺。 洞若觀火 明察秋毫 辨似例句 ○ ㄨ 豐富的經驗,常能使人~地預見到事情未來的發展。 ㄨ ○ 這件案子虧得法官~,終於真相大白洗刷了被告的冤情。
|
瞭如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瞭,明白、清楚。指掌,指著自己的手掌。「瞭如指掌」表示對事情的了解如手掌般的清楚。語本《論語.八佾》。後用「瞭如指掌」比喻對事情的狀況了解得非常清楚。
△「一目了然」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