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投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則學孔子也。」「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然則有同與?」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曰:「敢問其所以異?」曰:「宰我1>、子貢2>、有若3>,智足以知聖人,汙4>不至阿5>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體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
忠心耿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歎》是劉向為追念屈原忠信之節操而作,表面上是吟詠屈原,實際上是自歎身世。在〈惜賢〉篇中,劉向舉王子僑、申徒狄、許由、伯夷、介之推、申生、卞和、伍子胥、比干的事蹟,說明自己雖具他們的清高忠直,也一樣不免被陷害。他本想放棄高尚的品德,但內心因此感到痛苦而作罷;也想要迎合世俗,無奈心意閉塞而不能開竅。在渾濁的環境裡,即使呈獻自己微不足道的誠信,卻仍然被小人離間而壅蔽。劉向深嘆有志難伸,只得心悲憤而涕橫流。「忠心耿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極為忠誠。
特立獨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獨特,不隨俗、不和眾。《禮記.儒行》:「世治不輕,世亂不沮,同弗與,異弗非也,其特立獨行有如此者。」唐.韓愈〈伯夷頌〉:「士之特立獨行,適於義而已。」
夏蟬不可語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咬牙切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非子.守道》人主離法失人,則危於伯夷不妄取,而不免於田成、盜跖之禍,何也?今天下無一伯夷而姦人不絕世,故立法度量。度量信,則伯夷不失是而盜跖不得非;法分明,則賢不得奪不肖,強不得侵弱,眾不得暴寡。……人主甘服1>於玉堂2>之中,而無瞋目3>切齒4>傾取5>之患;人臣垂拱於金城之內,而無扼腕聚脣嗟唶之禍。 〔注解〕 (1) 甘服:甘食美服。 (2) 玉堂:宮殿的美稱。 (3) 瞋目:瞪大眼睛怒視。瞋,音ㄔㄣ。 (4) 切齒:咬緊牙齒。表示非常悲痛憤恨。 (5) 傾取:覆滅的意思。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夫人子:⿑懷王劉閎;李姬 (漢武帝)|李姬子:燕剌王劉旦、廣陵厲王劉胥 列傳 史記卷六十一 伯夷叔齊列傳 第一-伯夷,叔齊 史記卷六十二 管仲|管晏嬰|晏列傳 第二-管仲,晏嬰 史記卷六十三 老子韓非列傳 第三-老子,莊子,申不害,韓非 史記卷六十四 司馬穰苴列傳 第四-司馬穰苴 史記卷六十五 孫子吳起列傳 第五-孫武,孫臏,吳起 史記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傳 第六-伍子胥,白公勝 史記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傳 第七-孔子弟子列表|孔子弟子 史記...
暴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暴凶惡。《史記.卷六一.伯夷列傳》:「盜蹠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幽王為人,暴戾寡恩,動靜無常。」
寥寥可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寥寥無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李邕〈銅雀妓〉詩:「潁水有許由,西山有伯夷;頌聲何寥寥,唯聞銅雀詩?」意思是:為什麼歷來歌頌高士許由、伯夷的文章數量這麼稀少?詩中「寥寥」是稀少之意,而「寥寥無幾」的意思則是指數量稀少。例如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古體下.七言》中探討古詩體演變時寫,漢代流行的七言歌行到了東漢獻帝建安時期已經漸漸被五言詩所取代,數量稀少,只剩以〈白紵歌〉、〈行路難〉為名的詩歌較常出現在文士的集子裡,但是篇幅都不長。後來「寥寥無幾」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數量極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牽、拉住。同「扣」。《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伯夷、叔齊叩馬而諫。」
佐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證據。《朱子語類輯略.卷八.戰國漢唐諸子》:「禮又如何有伯夷、周公制作之禮?它只是急要做個孔子,又無佐證,故裝點幾個人來。」也作「左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