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喬松之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喬、松指傳說中仙人王子喬和赤松子。喬松之壽借指長壽。《戰國策.秦策三》:「君何不以此時歸相印,讓賢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長為應侯,世世稱孤,而有喬松之壽。孰與以禍終哉。」
序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依次論述。《史記.卷六一.伯夷傳》:「孔子序列古之仁聖賢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
凡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尋常的人、塵俗的人。漢.桓寬《鹽鐵論.大論》:「斷已然鑿已發者,凡人也。」唐.韓愈〈伯夷頌〉:「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為有餘,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為不足。」
各從其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人按照自己的志向行事。《史記.卷六一.伯夷傳》:「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沖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謙虛淡泊。《晉書.卷九一.儒林傳.杜夷傳》:「夷清虛沖淡,與俗異軌。」《儒林外史》第三六回:「他襟懷沖淡,上而伯夷、柳下惠,下而陶靖節一流人物。」也作「沖澹」。
切齒咬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咬牙切齒」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非子.守道》人主離法失人,則危於伯夷不妄取,而不免於田成、盜跖之禍,何也?今天下無一伯夷而姦人不絕世,故立法度量。度量信,則伯夷不失是而盜跖不得非;法分明,則賢不得奪不肖,強不得侵弱,眾不得暴寡。……人主甘服1>於玉堂2>之中,而無瞋目3>切齒4>傾取5>之患;人臣垂拱於金城之內,而無扼腕聚脣嗟唶之禍。 〔注解〕 (1) 甘服:甘食美服。 (2) 玉堂:宮殿的美稱。 (3) 瞋目:瞪大眼睛怒視。瞋,音ㄔㄣ。 (4) 切齒:咬緊牙齒。表示非常悲痛憤恨。 (5) 傾取:覆滅的意思。
砥行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磨礪德行,建立功名。《史記.卷六一.伯夷列傳》:「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于後世哉?」
同類相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結合在一起。參見「同氣相求」條。《史記.卷六一.伯夷傳》:「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向若之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洋4>向若5>而歎曰:「野語6>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注解〕 (1) 端:邊、岸。 (2) 河伯:古代傳說中的黃河水神。相傳為華陰潼陽人。其人成為河伯之說有二:一說因渡河淹死,被天帝封為水神;一說因服食八石、得水仙而成神。 (3) 旋:回轉。 (4) 望洋:洋,陽的假借字。望洋,連綿詞,仰視的樣子。或作「望陽」、「望佯」、「盳(通望,音ㄨㄤˋ)洋」、「望羊」。在這則寓言故事中,主要是河伯與北海若的問答,後人或因河、海對舉,遂解「望洋興嘆」之「洋」為「海洋...
青雲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美德並享有盛譽的人。《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傳》:「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于後世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