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72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石子。唐.盧綸〈題伯夷廟〉詩:「中條山下黃礓石,壘作夷齊廟裡神。」《明史.卷八七.河渠志五》:「皆山岡高阜,多砂礓石塊,極難為工。」
耿耿丹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忠心耿耿」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九歎》是劉向為追念屈原忠信之節操而作,表面上是吟詠屈原,實際上是自歎身世。在〈惜賢〉篇中,劉向舉王子僑、申徒狄、許由、伯夷、介之推、申生、卞和、伍子胥、比干的事蹟,說明自己雖具他們的清高忠直,也一樣不免被陷害。他本想放棄高尚的品德,但內心因此感到痛苦而作罷;也想要迎合世俗,無奈心意閉塞而不能開竅。在渾濁的環境裡,即使呈獻自己微不足道的誠信,卻仍然被小人離間而壅蔽。劉向深嘆有志難伸,只得心悲忿而涕橫流。「忠心耿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極為忠誠。
夷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夷與叔齊。《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一》:「高蹈風塵外,長揖謝夷齊。」《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夷齊恥周而遠餓,文武不以卑。」
投其所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其所好」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則學孔子也。」「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然則有同與?」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曰:「敢問其所以異?」曰:「宰我1>、子貢2>、有若3>,智足以知聖人,汙4>不至阿5>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體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
報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答施與。《書經.益稷》「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句下漢.孔安國.傳:「非但人應之,又乃明受天之報施,天又重命用美。」《史記.卷六一.伯夷傳》:「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
叩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住馬,不使前進。《史記.卷六一.伯夷傳》:「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也作「扣馬」。
在不夷不惠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伯夷寧可餓死,不肯失節,柳下惠坐懷不亂,二者都做得過分。比喻為人處世不可做得太過分。清.李漁《合影樓.十二樓.第二回》:「聽了迂腐的話也不見攢眉,聞了鄙褻之言也未嘗洗耳,正合著古語一句:『在不夷不惠之間。』」
賜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賜給絲帛。《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周黨傳》:「伯夷、叔齊不食周粟,太原周黨不受朕祿,亦各有志焉。其賜帛四十匹。」
趨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其所好」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則學孔子也。」「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然則有同與?」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曰:「敢問其所以異?」曰:「宰我1>、子貢2>、有若3>,智足以知聖人,汙4>不至阿5>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體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
寥寥無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寥寥無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李邕〈銅雀妓〉詩:「潁水有許由,西山有伯夷;頌聲何寥寥,唯聞銅雀詩?」意思是:為什麼歷來歌頌高士許由、伯夷的文章數量這麼稀少?詩中「寥寥」是稀少之意,而「寥寥無幾」的意思則是指數量稀少。例如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古體下.七言》中探討古詩體演變時寫,漢代流行的七言歌行到了東漢獻帝建安時期已經漸漸被五言詩所取代,數量稀少,只剩以〈白紵歌〉、〈行路難〉為名的詩歌較常出現在文士的集子裡,但是篇幅都不長。後來「寥寥無幾」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數量極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