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8.62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俸祿。《史記.卷六一.伯夷列傳》:「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
玩世不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戒兒子的一段話中:「首陽為拙,柱下為工;飽食安步,以仕易農;依隱玩世,詭時不逢。」其中「首陽」指的是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之事。伯夷、叔齊為殷商貴族,商紂亡後隱居在首陽山,因拒吃周朝食物而活活餓死。「柱下」則指老子任周朝柱下史之事。老子與伯夷、叔齊一樣歷商、周二朝,入周後,他任職柱下史(類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負責掌管國家典籍,雖在朝任官卻能無涉於政治是非。東方朔他認為像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自以為清高,並不聰明;要像老子一樣,雖仕於周,卻像隱者一般,才是有智慧的。因此勸他兒子要吃得飽、行得安,不必身為農夫才能隱居,可在朝為官卻像隱者一般,用輕鬆的態度應付世間事。這種行為雖然違異一般人的看...
寥寥無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李邕〈銅雀妓〉詩:「潁水有許由,西山有伯夷;頌聲何寥寥,唯聞銅雀詩?」意思是:為什麼歷來歌頌高士許由、伯夷的文章數量這麼稀少?詩中「寥寥」是稀少之意,而「寥寥無幾」的意思則是指數量稀少。例如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古體下.七言》中探討古詩體演變時寫,漢代流行的七言歌行到了東漢獻帝建安時期已經漸漸被五言詩所取代,數量稀少,只剩以〈白紵歌〉、〈行路難〉為名的詩歌較常出現在文士的集子裡,但是篇幅都不長。後來「寥寥無幾」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數量極少。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1>(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2>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3>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4>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腹飢。與「飽」相對。《論語.季氏》:「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一:「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用於句尾,無義。《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
行不由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路不走捷徑。比喻行事光明正大,不投機取巧。《論語.雍也》:「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史記.卷六一.伯夷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時代。《易經.繫辭下》:「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漢.王充《論衡.逢遇》:「伯夷,帝者之佐也,出於王者之世。」
志同道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道同志合注音︰ㄉㄠˋ ㄊㄨㄥˊ ㄓˋ ㄏㄜˊ漢語拼音︰dào tóng zhì hé釋義︰即「志同道合」。見「志同道合」條。 01.漢.王充《論衡.逢遇》:「夫賢聖道同,志合趨齊,虞舜、太公行耦,許由、伯夷操違者,生非其世,出非其時也。」(源) 02.宋.司馬光〈授校勘謝龐參政啟〉:「嘗託僚寀,獲友高明,道同志合,出處如一。」 參考詞語︰志合意同注音︰ㄓˋ ㄏㄜˊ |ˋ ㄊㄨㄥˊ漢語拼音︰zhì hé yì tóng釋義︰猶「志同道合」。見「志同道合」條。 01.漢.袁康《越絕書.卷六.越絕外傳紀策考》:「終日而語,疾陳霸王之道,志合意同。」 參考詞語︰道合志同注音︰ㄉㄠˋ 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記住。《論語.公冶長》:「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