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佛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寺廟、寺院。《晉書.卷八四.王恭傳》:「不閑用兵,尤信佛道,調役百姓,修營佛寺,務在壯麗,士庶怨嗟。」
|
佛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的經典,包括經、律、論等,統稱為「佛經」。《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齋祠跪拜,各成法道,有三元九府、百二十官,一切諸神,咸所統攝,又稱劫數,頗類佛經經。」《二刻拍案驚奇》卷一:「既是值錢的佛經,我們也該看一看;一緣一會,也是難得見的。」
|
送佛送到西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幫助別人,有始有終。《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姐姐原是為救安公子而來,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
揀佛燒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擇佛的大小而燒不同的香。語本《全唐詩.卷八○六.寒山詩》:「擇佛燒好香,揀僧歸供養。」比喻待人有厚薄之分。《品花寶鑑》第一八回:「府中那些朋友門客及家人們,算起來就有幾百人,那一天沒有些事,應酬慣了,是不能揀佛燒香的。」
|
佛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佛的潛能。《五燈會元.卷七.長生皎然禪師》:「僧問:『古人有言,無明即佛性,煩惱不須除?如何是無明即佛性?』」
|
佛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陀或菩薩的教法。《西遊記》第一二回:「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長久。」明.張自烈《正字通.人部》:「世傳漢明帝永平十年,佛法始入中國,非也。」
2.佛家的道理。如:「佛法精深」。
|
佛金,米契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俄國男舞者及編舞家。生於彼得斯堡,卒於紐約。學舞於帝國芭蕾舞學院(Imperial Ballet Academy)。1898年畢業,加入馬林斯基芭蕾舞團(Maryinsky Theater)。1900年升為首席獨舞者。1902年任帝國芭蕾舞學院教師。1905年為畢業學生公演,首次編製《艾西斯與加拉堤亞》(Acis And Galatea)舞劇。1907年,為帕芙洛娃(Pavlova)編製《垂死的天鵝》(The Dying Swan)。1904年他為馬林斯基芭蕾舞團擔綱兩齣舞劇《戴芬妮》(Daphnis)與《克蘿》(Chloe)的編劇,此時他就開始提出其改革的理念,認為舞劇的劇情、音樂、佈...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
佛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家。《西遊記》第八回:「秉教伽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
|
呵佛罵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禪宗為啟悟弟子破除執著,常有呵罵佛陀、祖師以及劈佛像的作法。故呵佛罵祖是指教導弟子悟道。《景德傳燈錄.卷一五.朗州德山宣鑑禪師》:「是子將來有把茅蓋頭,呵佛罵祖去在。」也作「訶佛罵祖」。
2.表示無所顧忌。明.梅鼎祚《五合記》第六齣:「使不得呵佛罵祖。」也作「訶佛罵祖」。
|
佞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人盲目奉佛以求福。唐.王勣〈遊北山賦〉:「戒非佞佛,齋非媚道。」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