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檢舉、告發。如:「糾舉」、「糾劾」。《隋書.卷二五.刑法志》:「詔有能糾告者,沒賊家產業,以賞糾人。」
|
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的一種刑法。用棒子或竹板打犯人。《宋史.卷五.太宗本紀二》:「杖罪釋之。」
|
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腳。同「趾」。《漢書.卷二三.刑法志》:「當劓者,笞三百;當斬左止者,笞五百。」
|
普天同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竟然遲到,這是為什麼?」郭淮回答說:「我聽說五帝時代,以德教導人民,到了禹時,政績衰敗,才開始用刑法。今天我正逢像堯舜一樣,以德教民的盛世,所以知道不會像防風氏一樣被殺。」文帝聽了很高興,提拔他為雍州刺史,封射陽亭侯。後來「普天同慶」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溥天同慶」演變而出,用來指全天下的人共同慶祝。
|
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用竹板鞭打的刑罰。《新唐書.卷五六.刑法志》:「其用刑有五:一曰笞。笞之為言恥也;凡過之小者,捶撻以恥之。」
|
十惡不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種不可赦免的重罪。典出《隋書.卷二五.刑法志》。後用「十惡不赦」形容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
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讚許。《隋書.卷二五.刑法志》:「武帝敦睦九族,優借朝士。」《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慈仁殷勤,誠嘉於心,此不可以虛辭借也。」
|
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實地勘驗。如:「踏勘」。《元史.卷一○二.刑法志一》:「諸郡縣災傷,過時而不申,或申不以實,及按治官不以時檢踏,皆罪之。」
|
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訓、告誡。如:「庭訓」。《詩經.大雅.烝民》:「古訓是式,威儀是力。」《國語.周語下》:「啟先王之遺訓,省其典圖刑法。」
|
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遺忘、疏略。如:「遺漏」。《隋書.卷二五.刑法志》:「彪約所製,無刑法篇;臧、蕭之書,又多漏略。」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