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74.6096 ms
共 13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不上。《文選.班彪.王命論》:「見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文選.班固.典引》:「臣固才朽,不及前人。」也作「不如」、「不若」。
2.時間上做不到。《文選.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後生可畏,來者難誣,然恐吾與足下不及見也。」
3.不足、不滿。《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侍衛之士不及五百人。」
|
波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水波擴散,及於四周。比喻影響、牽連。唐.柳宗元〈與友人論為文書〉:「登文章之籙,波及後代,越不過數十人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萬一弄出了逆倫重案,照例左右鄰居,前後街坊,都要波及的。」
|
及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科舉中試為「及第」。《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凡秀才,試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第為及第。」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老夫自到京師,一舉及第,官拜參知政事。」
|
三元及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加科舉考試,鄉試、會試、殿試均考中第一名,稱為「三元及第」。
|
可及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步行、汽車或公共運輸等方式,使得土地易於通達的特性稱為可及性。以經濟發展而言,沒有可及性,不動產幾乎沒有價值,所以通常土地的可及性愈高,則價值愈高。
可及性實為空間摩擦的相對觀念,此一觀念歷來常被認為決定都市及區域空間結構及經濟和居住活動區位選擇的重要因素。可及性愈高,人類對環境干擾的潛力亦相對愈高,例如陽明山國家公園之可及性相對於其他國家公園最高,故如其所受到之人為干擾亦最大,在管理上最困難。例如山坡地或高山地區開路後,可及性增大,將會使潛在開發性增大,故應事前加以規劃與防範。 |
愚不可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公冶長》:「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讚美人裝愚作痴的涵養功夫非常人所能及。《三國志.卷一○.魏書.荀攸傳》:「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彊,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今多譏罵人愚笨到了極點。如:「他誤信誇大不實的成藥廣告,非但花錢傷身,甚至危及性命,真是愚不可及啊!」
|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於宋城門附近的池仲魚,因城門失火,延及他家而活活被燒死的故事。一說指宋城門失火,人盡取池水滅火,魚因乾渴而死。見《太平廣記.卷四六六.池中魚》引《風俗通》。比喻無端受災禍連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九回:「你們這件事鬧翻了,他們窮了,又是終年的鬧饑荒,連我養老的幾吊棺材本,只怕從此拉倒了;這才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呢!」
|
不可企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距太遠,無法趕上。如:「贏得世界盃足球賽冠軍並非不可企及,只要我們努力練習,一定可以達成。」
|
觸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碰觸、接觸。如:「當他第一眼觸及尼加拉瀑布時,便被它的壯觀聲勢震懾住。」
|
觸手可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伸手便可接觸到。形容距離很近。如:「攀上玉山山頂,天上的白雲似乎觸手可及。」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