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雷霆萬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用其言而顯其身,士猶恐懼而不敢自盡,又乃況於縱欲恣行暴虐,惡聞其過乎!震之以威,壓之以重,則雖有堯舜之智,孟賁之勇,豈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則人主不得聞其過失矣;弗聞,則社稷危矣。 〔注解〕 (1) 雷霆:暴雷、霹靂。 (2) 萬鈞:形容重量或力量甚大。鈞,三十斤。 (3) 糜滅:毀傷滅絕。
洗耳恭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耳恭聽」是指洗乾淨耳朵恭敬地聆聽。典源或出於元曲。例如元代鄭廷玉所寫的雜劇《楚昭公》第四折中提到一段故事:秦王派了百里奚護送公主下嫁給楚昭公的兒子。百里奚聽說楚昭公的夫人和兒子都曾在漢江落水,後來如何能獲救,就請楚昭公說給他聽,他願意「洗耳恭聽」。也有人認為「洗耳」一語是出自於晉.皇甫謐《高士傳》。但《高士傳》中記載堯舜時期的賢人許由,因為他的賢德,堯想將帝位讓給他,他拒而不受,歸隱於箕山之下。堯又想請他出任地方官,他聽了後跑到池塘邊洗耳,這和「洗耳恭聽」之「洗耳」的目的不同:一個是洗耳為了洗掉聽到不願聽的話,一個是洗耳表示要恭敬地聽人家的話。
投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宰我1>、子貢2>、有若3>,智足以知聖人,汙4>不至阿5>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體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注解〕 (1) 宰我:宰予,西元前522∼前458,字子我,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利口辯辭,列於孔門四科之言語科。仕齊,與田常作亂,被處以夷族之刑。 (2) 子貢:姓端木,名賜,西元前520∼?,字子貢,春秋衛國人。善於經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輕視。通「藐」。漢.劉向〈戰國策書錄〉:「上小堯舜,下邈三王。」晉.陸機〈謝平原內史表〉:「振景拔跡,顧邈同列。」
豁達大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胸寬闊、度量宏大。《文選.潘岳.西征賦》:「觀夫漢高之興也,非徒聰明神武,豁達大度而已也。」《孤本元明雜劇.騙英布.第三折》:「俺主公豁達大度,海量寬洪,納諫如流,有堯舜禹湯之德。」也作「大度豁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高尚。如:「抗志」。《楚辭.宋玉.九辯》:「堯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害。如:「禍國殃民」。《孟子.告子下》:「殃民者,不容於堯舜之世。」
正本清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二三.刑法志》今漢承衰周暴秦極敝之流,俗已薄於三代,而行堯舜之刑,是猶以鞿而御駻突,違救時之宜矣。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鉗一等,轉而入於大辟。以死罔民,失本惠矣。故死者歲以萬數,刑重之所致也。……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刪定律令,籑二百章,以應大辟1>。其餘罪次,於古當生,今觸死者,皆可募行肉刑。及傷人與盜,吏受賕枉法,男女淫亂,皆復古刑,為三千章。詆欺文致微細之法,悉蠲除。如此,則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專殺,法無二門,輕重當罪,民命得全,合刑罰之中,殷天人之和,順稽古之制,成時雍之化。 〔注解〕 (1) 大辟:死刑。
顏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桓魋其如予何?又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來此世間,是由天命以自堯舜至周文的道統,教育人民。在其三千弟子中,顏子最能了解孔子之道,他聽孔子與言終日,不違如愚。他在孔子的心中,是道統的繼承人,是聖教的輔佐者。顏子一死,孔子遽失輔佐,道統無人繼承,天下蒼生將如之何。因此,有天亡我的感受,所以發出如此悲痛的歎息。*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顏淵死。孔子到顏家弔哭,哀傷過度。集解馬融注:「慟,哀過也」。隨行的諸弟子對孔子說:「夫子慟矣」。孔子慟而...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猶「歌功頌德」。見「歌功頌德」條。 01.宋.鄧牧《伯牙琴.君道》:「後世為君者歌頌功德,動稱堯舜,而所以自為乃不過如秦,何哉?」 02.清.姚鼐〈古文辭類纂序目〉:「碑誌類者,其體本於詩,歌頌功德,其用施於金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