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4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視同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明史.卷三三二.西域列傳四.別失八里》:「故受天命為天下主者,上奉天道,一視同仁,俾巨細諸國,殊方異類之君民,咸躋乎仁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奇怪、懷疑。如:「疑惑」。《論語.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太平廣記.卷四八八.鶯鶯傳》:「求之,則終不復鼓矣,以是愈惑之。」
四面八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圍各方。《水滸傳》第八○回:「原來梁山泊自古四面八方,茫茫蕩蕩,都是蘆葦野水。」《封神演義》第六九回:「匹夫!死活不知!四面八方皆非紂有,尚敢支吾而不知天命也!」也作「四方八面」。
隨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1>。」 〔注解〕 (1) 踰矩:超越常規,不守規矩。踰,音ㄩˊ。
群策群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的記載,秦朝滅亡之後,楚、漢爭奪天下,結果在垓下這個地方,劉邦的漢軍重挫了項羽的楚軍,之後項羽突破重圍逃到烏江,在烏江畔,他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覺得沒有顏面回去見故鄉的父老,於是自刎而死。項羽將自己失敗的原因歸為天命所致,但漢朝的揚雄不贊同,他認為:「劉邦懂得運用眾人的計策和力量,因此可以得到天下;而項羽因為不能知人善任,剛愎自用,最後落得兵敗自刎的下場,這和天命有什麼關係呢?」此段話見載於《法言》,後來「群策群力」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演變而出,用來指聚合眾人的智慧和能力。
神機妙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國手都無勍敵。」 02.《比目魚.第二三齣》:「妙算神機,異勇奇能,會將來,會將來。佐真主,承天命。」 參考詞語︰妙策神機注音︰ㄇ|ㄠˋ ㄘㄜˋ ㄕㄣˊ ㄐ|漢語拼音︰miào cè shén jī釋義︰猶「神機妙算」。見「神機妙算」條。 01.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老相公不必展轉議論,小官自有妙策神機。」 參考詞語︰神術妙法注音︰ㄕㄣˊ ㄕㄨˋ ㄇ|ㄠˋ ㄈㄚˇ漢語拼音︰shén shù miào fǎ釋義︰猶「神機妙算」。見「神機妙算」條。 01.元.無名氏《廣成子.第二折》:「師父當展神術妙法,可以立國安邦,顯耀英豪也。」 參考詞語︰神術妙計注音︰ㄕㄣˊ ㄕㄨˋ ㄇ|...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盡自己能力去做,但成功與否就取決於天命了。《三國演義》第一○三回:「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著,哨馬報說司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歎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紅樓夢》第六回:「這倒不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謀到了,靠菩薩的保佑,有些機會,也未可知。」
披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赤誠相待,忠貞不二。語出隋.李德林〈天命論〉。 △「肝膽相照」、「肝膽照人」、「披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安住。《書經.康誥》:「亦惟助王宅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謹慎誠敬。《說文解字.心部》:「愙,敬也。」清.段玉裁.注:「今字作恪。」如:「恪守」、「恪遵」。《書經.盤庚上》:「先王有服,恪謹天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