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9.68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捕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尋求、捉住。如:「他用相機捕捉她那美麗動人的倩影。」
夢寐以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夢寐以求」這個成語是從《詩經.周南.關雎》中的「寤寐求之」一語演變而來。在《詩經》第一篇〈關雎〉中,描述一個男子在河邊邂逅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回家以後,朝思暮想,「寤寐求之」,意思就是說他無論是清醒著還是睡著了,沒有一刻不在想怎樣去尋求佳人,與她締結良緣。後來「夢寐以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願望強烈而迫切。
生涯類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vestigative type)研究型環境:研究型環境可讓工作者發揮科學或數理方面的興趣、能力,以尋求問題的解決。在此一情境中,工作者被鼓勵運用複雜和抽象的思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工作者亦須具備謹慎縝密和批判性思考、邏輯思考的能力,並需運用智慧獨立工作。研究型人格:研究型的人喜歡運用智慧解謎和接受挑戰,喜歡學習,並對其解決科學或數學難題的能力充滿自信。經常閱讀和討論有關科學性的論題,尋求獨立解決問題的工作機會。他們多喜歡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
三教九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教九流」係由「三教」及「九流」二語組合而成。 「三教」指儒、佛、道。語或出自《周書.卷五.武帝紀上》。北周武帝宇文邕,鮮卑人。生活節儉樸實,勤政愛民。在位期間(西元560∼578),改革鮮卑舊俗,釋放奴隸。當時因為社會動亂不安,許多人投身佛、道,尋求精神上的寄託,武帝卻認為僧道不事生產、又不用交稅,影響國家財政,應該廢除。於是在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這天,他召集大臣、沙門及道士等,討論三教的好壞,結果儒教為先,道教第二,佛教最後。 「九流」則是出自《漢書.卷一○○.敘傳下》。敘傳是作者自敘家世、生平,兼及編纂旨趣、體例的文章,典源所錄是《漢書》中為何收錄〈藝文志〉的編纂旨趣。其內容略謂:自...
生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社會現象頻傳,青少年的身心問題引啟社會大眾的關注,教育主管當局及學者們也高度重視問題的所在,並積極尋求解決的對策,以期導正脫序的社會現象(註3)。對生命最大的傷害莫過於自殺,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自殺人口中,自殺死亡是10-24歲年齡組的第二大死因(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Jun 20, 2012)(註1),而在我國,鑑於近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榮興,社會繁榮富庶,人民物質生活豐裕,然而在精神內涵、心靈充實方面,卻有相形低退的現象。而在多元價值盛行且快速變動社會,極易迷失自我,導致人心疏離、...
權變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各種變數的關係類型和結構類型。它強調在管理中要根據組織所處的內外部條件隨機應變,針對不同的具體條件尋求不同的最合適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權變理論指出,組織是一個開放系統,應當進行有機管理,以便滿足和平衡內部需要並適應環境狀況;在不確定和動蕩環境中運營的組織需要有更高程度的內部差異性,同時組織需要適當整合,將這些差異部門維繫起來。作為一種行為理論,權變理論認為根本沒有所謂的最好的辦法去組織企業、領導團隊或者制定決策。組織形式或(領導風格、決策方式)在某種情況下效果卓著,然而,換一種情況可能就不那麼成功。換句話說,這種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尋求。如:「物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尋求。如:「尋幽探勝」、「探路」、「鑽探」。唐.姚合〈莊居野行〉:「採玉上山顛,探珠入水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探求、尋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中巧者獵其豔辭,吟諷者銜其山川。」唐.李白〈大獵賦〉:「頓天網以掩之,獵賢俊以御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探訪、尋求。如:「找朋友」、「找工作」、「自找麻煩」。《紅樓夢》第三一回:「這可丟了!往那裡找去?」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