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74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條不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篇典源的背景是殷帝盤庚欲從河北遷都至河南,引起臣民不悅,內容是一篇盤庚安民的訓辭,他說:我如今遷都,並非荒廢了先王的美德,只是你們隱藏了這個美德,不畏懼我這個君王。我內心非常清楚,只是拙於謀劃,以致造成你們的過失。就像網要繫在綱上,才能條理分明而不雜亂;農民從事田耕,只有努力耕作才會有豐收的道理一樣。後來「有條不紊」被用來指條理分明,有次序而不雜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事買賣所獲得的利益。[例]贏利、贏餘
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 (1) 融融:和暖、光亮的樣子。 (2) 趣:通「趨」,向前,此指依附。 (3) 爐冶:從事鎔鑄的工作。冶,音|ㄝˇ,鎔鑄金屬。 (4) 繼踵:比喻接連不斷。 (5) 疏飯:粗糙、不精細的飯菜。 (6) 耨耕:指除草耕作的田野。耨,音ㄋㄡˋ,除草的農具。
慎終追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終,父母之喪。遠,祖先。語出《論語.學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指依禮慎重辦理父母喪事,祭祀要誠心的追念遠祖。唐.張說〈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皆篤行純孝,慎終追遠。」後亦指慎重從事,追念前賢。也作「謹終追遠」、「追遠慎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做、從事、處理。如:「弄飯菜」、「弄乾淨」。《兒女英雄傳》第一四回:「你莫管,照我的話弄去就是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割草的農具。即鎌刀。《國語.齊語》:「時雨既至,挾其槍、刈、耨、鎛,以旦暮從事於田野。」三國吳.韋昭.注:「刈,鎌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郎自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境,地約當在今貴州省西北部附近一個小國的國王。 (5) 盛言:極力稱說。 (6) 足事親附:值得從事與之親善而使其歸附。 (7) 注意:關注、留意。〔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九五.西南夷兩粵朝鮮傳.西南夷》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使和解。如:「調解」、「調停」、「協調」。《資治通鑑.卷四四.漢紀三十六.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但畏長者家兒或在左右,或與從事,殊難得調,介介獨惡是耳!」
增強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在增強物內在增強物(intrinsic reinforcer):指因為內在動機,而心存喜悅自發性的從事的某行為。外在增強物(extrinsic reinforcer):指為了使行為者去做某項事情而另外給予的事物(如鼓勵或獎賞)。 懲罰(punishment)與消弱兩者均為消除成員某些行為表現的一種做法。 懲罰物(punisher)和懲罰(punishment)對行為者施予其所厭惡的刺激,或剝奪行為者所喜愛或有力的刺激,以弱化其行為。1.呈現型懲罰(presentation punishment)呈現型懲罰(presen...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