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的經驗,像是「國中唸哪所學校?」或「陳小姐是不是高中導師?」時,個體必須藉由回憶或再認以找到答案。(從事意識上的努力以提取該訊息)。外顯記憶反映出從多重訊息處理腦部機制中從上而下的(top down)、同時的訊息提取。這種訊息的大量整合(例如知覺的、語意的、時間的、空間的等等)是個體在有意識回想先前經驗時所必要的。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下,個體對於訊息的編碼(encode)或提取,顯示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是採取混合運用的。 參考文獻李素卿譯(2004)。認知心理學 Cognitive Psychology:A Student’s...
覆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搆已成,形埶已露,事留變生,將軍復欲何待,而不早決之乎?」進於是以紹為司隸校尉,假節,專命擊斷;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紹使洛陽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馳驛上,欲進兵平樂觀。太后乃恐,悉罷中常侍小黃門,使還里舍,唯留進素所私人,以守省中。諸常侍小黃門皆詣進謝罪,唯所措置。■《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那名臣姓朱,名買臣,表字翁子,會稽郡人氏。家貧未遇,夫妻二口,住於陋巷蓬門。……買臣賣柴回來,其妻勸道:「你要讀書,便休賣柴;要賣柴,便休讀書。許大年紀,不痴不顛,卻做出恁般行徑,被兒童笑話,豈不羞死!」……買臣見其妻決意要去,留他不住,嘆口氣道:「罷,罷,只願你嫁得丈夫,強似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依據、依照。通「按」。《荀子.不苟》:「曰國亂而治之者,非案亂而治之之謂也。」《韓非子.孤憤》:「人臣循令而從事,案法而治官。」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觀漢記.卷一六.班超傳》(竇)固又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鄯善王廣禮敬甚備,後更疏懈。超謂其官屬曰:「寧覺廣志意薄乎?此必有匈奴使來也。」召侍胡詐之曰:「匈奴使來數日,安在?」侍胡具服。超1>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驚怖,可殄盡2>。鄯善3>破膽,功成事立也。」眾曰:「善。」遂將吏士往奔虜營。超手格殺三人,斬得匈奴使屋類帶副使比離支首及節,明日乃還告郭恂,恂大驚,既而色動。超知其意,舉手曰:「掾雖不行,班超何心獨擅之乎?」恂乃悅。 〔注解〕 (1) 超:班超(西元32∼102),字仲升,扶風平陵人,東漢班彪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致力從事。如:「世代務農」。《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女曹不務奉大將軍餘業,今大夫給事中,他人壹間,女能復自救邪?」
才疏學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老殘遊記》第六回:「一則深知自己才疏學淺,不稱揄揚。」 2.語譯疏:淺薄。謙稱自己的才能、學識都非常空疏淺薄。 3.故事內容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不學無術、志大才疏、粗通文墨。 相反詞七步之才、才高八斗、博學多文、學富五車。 5.例句他從事法律工作二十年,是這方面的專才,卻一再謙稱自己才疏學淺,不足以擔任此重任。
所以然」之技能性知識,瞭解「如何做」的記憶。個體可經由充分練習,達到自動化與精緻化的程度,此時可同時從事兩件事而不感到費力,例如一邊開車一邊講手機,而開車時的程序仍然保持自然而流暢,並不因打電話而影響開車。程序性記憶在初始時是依照程序學習而獲得,但經由精熟之後,記憶的提取能夠自動出現,不須個體刻意按照程序;若刻意在意其中程序反而導致反效果。程序性記憶一旦建立後則不易忘記。例如小時曾經學騎腳踏車,學會後一直沒機會騎,許多年後突然有機會需要騎車,稍加練習後竟然就會騎了。 參考文獻岳修平譯(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
生涯類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1.選擇一種職業,是一種人格表現。2.職業興趣既是人格的呈現,職業興趣測驗就是一種人格測驗。3.從事相同職業的人,有相似的人格與相似的個人發展史。4.由於同一職業團體內的人格,他們對於各種情境與問題的反應方式也大體相似,並且因此塑造出特有的人際環境。5.個人職業滿意程度、職業穩定性與職業成就,取決於個人的人格與工作環境之間的適配性。 (註一) 主要假設John Holland 認為生涯選擇係個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和延伸。亦即,人們係在其工作選擇和經驗中表達自己、個人興趣和價值。個人會被某些能滿足其需求和角色認定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從事某些工作或表演的場所或店堂。如:「理髮廳」、「音樂廳」。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列傳》弘靖之入幽州也,薊人無老幼男女,皆夾道而觀焉。河朔軍帥冒寒暑,多與士卒同,無張蓋安輿之別。弘靖久富貴,又不知風土,入燕之時,肩輿於三軍之中,薊人頗駭之。弘靖以祿山、思明之亂,始自幽州,欲於事初盡革其俗,乃發祿山墓,毀其棺柩,人尤失望。從事1>有韋雍2>、張宗厚3>數輩,復輕肆嗜酒,常夜飲醉歸,燭火滿街,前後呵叱4>,薊5>人所不習之事。又雍等詬責吏卒,多以反虜名之,謂軍士曰:「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6>力弓,不如識一丁字。」軍中以意氣自負,深恨之。 〔注解〕 (1) 從事︰職官名。漢刺史佐吏,通稱為州從事,歷代因其制,宋廢。 (2) 韋雍:唐朝人,生卒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